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专题检测(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doc免费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专题检测(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检测(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19·南京调研)下表选自杨瑞六等编写的《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年份 (年) 进口净值 (万两) 出口净值 (万两) 出(+)入(-)超 (万两) 1864 46 210 48 654 +2 444 1868 63 282 61 826 -1 456 1886 87 479 77 207 -10 272 1888 124 783 92 401 -32 382 1890 127 093 87 144 -39 949 1892 135 101 102 584 -32 517 A.自然经济解体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条件 B.政府为增加税源积极鼓励国外商品进口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出口净值的增长 D.中国逐渐沦为资本主义强国的经济附庸 解析:选D 中国国际贸易入超逐渐扩大表明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强国的经济附庸,故D项正确。 2.观察《晚清时期出口货物》简表,该表反映出(  ) 年份(年) 茶(担) 丝(担) 棉花(担) 豆(吨) 1871~1873 1 022 159 37 529 8 486 57 560 1881~1883 1 238 145 39 345 17 473 84 760 1891~1893 1 055 064 59 945 290 417 760 522 A.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洋商垄断中国的进出口贸易 C.中国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逐步发展 解析:选C 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逐步解体,A项表述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晚清中国出口情况而非洋商对中国贸易的垄断,故B项错误;19世纪中后期农副产品出口量不断增长,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农副产品出口量不断增长而非民族工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 3.1914~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对这次工业化浪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的结果 B.受到当时政治革命的推动 C.仍然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D.发展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 解析:选A 抓住材料“1914~1924年间”来分析,应是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时期。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符合材料“1914~1924年间”,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是近代中国工业的特点,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一战为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提供了国际环境,符合材料“1914~1924年间”,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4.(2019·苏州期末)据国民政府统计,1937年以前,全国大型厂矿3 935家,沿海各省集中了80%以上。及至1943年,后方工厂已达5 266家,与战前相比增加了18倍,涵盖了冶金、机器、造船、化工、面粉、造纸、火柴等上百种行业,成为中国新的工业基地与生力军。这表明,战时工业的内迁(  ) A.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为全面抗战准备了条件 C.加速了官僚资本恶性膨胀 D.扭转了失衡的工业布局 解析:选D 内迁的工业由1937年“沿海各省集中了80%以上”到1943年“成为中国新的工业基地与生力军”,表明工业布局失衡得到扭转,故D项正确。 5.1935年,国民政府先后决定对金融和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统制。1937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立即对粮食、资源、交通、卫生机关等进行统制,随后在上海成立了四行总处,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沿海工厂的内迁。这一做法(  ) A.主要源于国内的经济危机 B.首创了“战时经济体制” C.有效调配了国内战略资源 D.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解析:选C “战时经济体制”是为了应对战争需要,有效地进行战略资源的调配,故C项正确。 6.1925年,华资最大的两家水泥公司启新洋灰公司与华商上海水泥公司达成为期5年的联营协议。双方划定联营区域,在联营区域内约定销售比例和售价。这一协议(  ) A.加剧了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 B.有利于抵制外国商品的倾销 C.是海外市场不断扩大的结果 D.体现了国家的统制经济政策 解析:选B 一战后,外国资本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陷入困境,为了求得发展,部分企业联合起来,对外国商品的倾销是一种抵制,故B项正确。 7.(2019·苏州一模)王韬《瀛蠕杂志》中谈到,清季上海服饰旧礼“已亡”,“衣服僭移,上下无别,而沪为尤甚,洋泾浜负贩之子,猝有厚获,即御狐貉,炫耀过市……衙署隶役,不著黑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xiqiaohudi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