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图版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知识汇总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1、相关概念 人口自然增长:即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2.人口过渡理论 3、应用举例世界人口增长 1770年之前增长缓慢:工业化之前 1770-1950年快速增长:西方国家开始工业化1950-1999年更快增长:发展中国家开始工业化 1999年至今开始减速:发达国家开始进入负增长,一些发展中国家进入增长下降阶段4.特别提醒 a某时段人口的增长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和人口基数大小两个方面 b影响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高低和人口增长的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人口增长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d“三低”模式的人口增长模式因老龄人口比重较高,死亡率可能上升 典型例题: 过渡模式的人口增长,平均预期寿命较短,出生率高,总人口中少年儿童比重高,老年人口比重低,为年轻型人口结构;“三低”人口增长模式,由于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少年儿童比重继续下降,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成为老年型人口结构;由过渡模式向“三低”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则会出现成年型人口结构,由于出生率下降,人口中少年儿童比重略有下降,成年人口比重上升,成为成年型人口结构。 人口的迁移1、概念 人口迁移: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 a空间位移:有迁入地到迁出地b居住地变更:跨越行政区域界限c时间限度:具有永久性或长期性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2、应用举例——国际人口迁移 a新大陆发现前人们的迁移活动集中在旧大陆b发现新大陆至二战前的迁移主流 方向:旧大陆?新大陆原因:为了缓解旧大陆的人口压力,开发新领地,带着发财梦的移民自愿 迁移,被贩卖的奴隶被迫迁移 c.二战后至今的迁移主流 方向: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 原因:欠发达地区人口压力大,发达地区经济条件好,机会多。 注:欧洲由人口迁出区变为人口净迁入区;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为净迁出区;北美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3、推拉理论及实例 迁出地的推力、迁入地的拉力以及地域联系的方式促成了迁移。具体分为:a.经济原因——主要原因 如发展中国家的优秀人才外流、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三峡移民、西部大开发引起的移民 b.政治原因 如1972年乌干达亚裔被独裁者驱赶迁往英国、我国历史上的移民戌边、 巴勒斯坦战争难民 c.社会文化原因 如越来越多的学生去海外留学,1947年印巴分治1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 d.生态原因 如美国老年人向南部“阳光地带”的迁移,旱涝灾害引起的迁移e.其它原因如落叶归根、男性比女性更富有迁移动力4、特别提醒: a几百年由移民建立起来最大的国家:美国 b发展中国家普遍的人口迁移空间形式: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中东地区外籍工人较集中的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伊朗、沙特等产油国因石油收入大增,经济发展很快,吸引了大批外籍工人 典型例题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1中的箭头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注意:在图1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在图1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46岁为73﹪;65岁以上为4﹪ a我国最大人口容量16亿人左右b中国人口合理容量8—9亿人c世界最大人口容量100亿人左右d世界人口合理容量60亿人左右城市的空间结构1、概念 城市功能区:同一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需求往往是相同的,从而导致它们在空 间上的集聚。功能区内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它功能。功能区之间不一定有明显界限。 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有规律地结合,并随各种原因在 不断变化。 a历史因素:早期功能的延续(北京的故宫,早期是中国政治中心区,现在则是文化旅游区) b社会因素:社会地位、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 分化,英国伦敦的唐人街,北京牛街回民小区) c.行政因素:政府政策、城市规划d经济原因——主要原因经济区位决定土地利用价值,具有相应付租能力的功能区就会进驻该地付租能力: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付租能力的衰减速度: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该理论也有特例,比如服装工业、印刷工业、高新科技工业由于占地少、污染小、付租能力强,可以布局在城市内部。 中图版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pptx VIP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二)答案.docx VIP
-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泌尿系统感染的药物治疗》习题答案.docx VIP
-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pptx VIP
- 测量系统分析MSA模板(GRR+线性+偏倚+稳定性+计数型)-全公式未加密.xlsx
- 检验科临检组管理程序性SOP文件.doc VIP
- T∕ZZB 1912-2020 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电极镍粉.pdf VIP
- 预制菜行业调研分析报告.docx VIP
- 神经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pdf VIP
- APQP4Wind Manual 1.3 APQP4手册1.3 最新标准分享.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