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耐药性合理专业技术应用专业技术.pptVIP

抗菌药物耐药性合理专业技术应用专业技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菌药物耐药性合理专业技术应用专业技术

VRSA特点 MRSA 从肠球菌获得vanA 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交叉耐药 多重耐药 VISA 和VRSA: 感染控制 控制措施: 谨慎使用万古霉素 感染控制措施和感染危险因素的教育 严格的控制措施,控制传播,特别是直接接触 监测VISA 和VRSA的出现 2 VRE VRE的主要表型 主要有5种表型VanA、VanB、VanC、VanD和VanE,分别由不同的耐药基因簇编码,除VanC为天然耐药外,其余均为获得性耐药。 VRE耐药特点 复杂的基因调控机制 不一定表现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交叉耐药 与食源性动物使用糖肽类抗生素有关 可通过细菌接合转移耐药性 区别定植(无临床症状)和感染的重要性 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 严重感染 长期住院,特别是ICU 以前抗生素治疗,特别是糖肽类抗生素或头孢菌素 暴露于 VRE感染流行的环境 VRE 分离率增加 Vancomycin Introduced 在丹麦,来自于家禽和猪的屎肠球菌耐万古霉素 的状况和生长促进剂avoparcin使用量的趋势 Source: DANMAP 99 3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 目前PRSP的低发率和流感嗜血杆菌较低的产酶率是国内特点。但肺炎链球菌对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高耐药率势必影响这些抗生素的使用。并且由于交叉耐药,新一代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活性会明显降低。 % of Isolates Resistant to Penicillin Year Breiman RF, et al. JAMA. 1994;271:1831-1835. Doern GV, et al. AAC. 1996;40:1208-1213. Thornsberry C, et al. DMID. 1997;29:249-257. Thornsberry C, et al. JAC. 1999;44:749-759. Thornsberry C, et al. CID 2002;34(S1):S4-S16. Karlowsky, et al. CID. 2003;36:963-970. Sahm, et al. IDSA 2003, abstract 201. Data on file, Ortho-McNeil Pharmaceutical, Inc. In vitro activity does not necessarily correlate with clinical results. Trend for Penicillin-Resistant (MIC ? 2 mg/ml) S. pneumoniae in the US (1988-2002) 4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AmpC酶的 革兰阴性杆菌 产ESBLs菌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ESBLs大多源于TEM-1、TEM-2、SHV-1的基因突变造成1~4个氨基酸改变而形成的酶蛋白。 我国医院感染ESBLs产酶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CTX-M型酶是最为常见的基因型。CTX-M对头孢噻肟具有高水解活性,而对头孢他啶水解力很弱,为等电点(pI)高的ESBLs。 我国ESBL主要为CTX-M与我国头孢噻肟的用量多于其他三代头孢菌素有关。北京协和医院1995至1999年,头孢噻肟的用量从19kg增加到102kg,而头孢他啶仅从9kg增加到15kg,可以推测产CTX-M的ESBL菌株的出现与此有关。 CTX-M-3的流行可能反映我国ESBL的主要类型和流行趋势。 高产AmpC酶合并产ESBL阴沟肠杆菌的蔓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由于此类菌株对除碳青霉烯类外的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非β-内酰胺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于单纯高产AmpC酶和单纯产ESBL的菌株,因而给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更多的困难。 碳青酶烯酶 碳青霉烯酶是指所有明显水解亚胺培南或美洛培南等碳青霉烯类的一类β-内酰胺酶,分别属于Ambler分子分类中的A类、B类、D类酶。其中B类为金属酶,在Bush分群中为第三组,可由染色体、质粒或转座子介导,由后者编码的获得性金属酶可见于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肠杆菌科细菌。 5 非发酵菌 近年来,非发酵菌在临床分离菌株的比例逐年增多,上海地区监测结果显示非发酵菌从1991年的25.6%到2001年的34.8%,其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从1993年的0.99%到2001年的11.07%。这一变迁可能与临床上多种广谱抗生素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广泛使用有关。 五 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作用机制 抗生素作用机制分类 细胞壁合成抑制剂 蛋白质

文档评论(0)

盼储储tim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