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乐曲演奏的“古曲新弹”——《汉宫秋月》与《陈隋》比较分析.pdfVIP

传统乐曲演奏的“古曲新弹”——《汉宫秋月》与《陈隋》比较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作品综述 第一章 作品综述 第一节 琵琶的传统乐曲及其代表作 琵琶,秦朝时期开始流行,产生于我国西北部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广大人 民群众的智慧结晶之产物。东汉刘熙在《释名·释乐器》中首次提出:“枇杷本 5 出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形 制初为横抱拨弹,伴随着社会朝代的改变而不断演变进化,到元朝便逐步发展为 竖抱指弹,经过漫长的发展直至明朝,琵琶便有了类似于现代的形制。之后经过 几百年的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一套具有其特色的系统的演奏方式和表现风格,是 我国传统器乐和作品发展的见证之一。 琵琶的传统乐曲大多产生在封建隔阂的社会,基本上都是用有标题的音乐, 偶尔也有一些用“板式”来命名的。传统乐曲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1、以妇 女们的生活、情感作为主线来贯穿全曲,细腻委婉的曲风演绎古人们情思的乐曲; 2 、以花鸟鱼虫、山山水水为主线,寄情于山水中,生动的表现作品内容且作者 感情孕育其中的乐曲;3、以实真实故事为主题,着重渲染一个战争或者某个英 雄人物的作品等。传统乐曲亦有文与武之分,文曲音色优美、委婉细腻,完全是 将人的情感加以渲染;武曲激烈高亢,多是战争场面,仿佛置身其中。 论起琵琶传统乐曲的风格和品位,它们也是不断变化的。起初,在琵琶刚刚 开始发展的阶段,仅仅是在民间流传供劳动人民自娱自乐的小曲儿,甚至都没有 被载入史册,直到东汉刘熙所著的《释名·释乐器》中第一次有了“枇杷”(琵 琶)的记载。然而经过百年千年的发展,众多琵琶乐手们例如阮咸、褚渊等(包 括众多劳动大众)倾其所能,不断将其改进、发展,很多传统作品才可成为供宫 廷殿堂欣赏并流传至今的雅俗共赏之细乐。 中国传统留下来了众多的与音乐有关的文献,部分也被挖掘出来,而仍有一 部分散落在民间。琵琶的传统乐曲经典目前已经被挖掘出来的主要是“十三大 套”。“主要代表作品有:《霓裳羽衣曲》、《汉宫秋月》、《海青拿天鹅》《夕阳箫鼓》、 5 引自《中国琵琶史稿》 韩淑德、张之年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年版,第5 页 2 第一章 作品综述 6 《霸王卸甲》、《塞上曲》等”。 然而在传统乐曲的流传和收集中,难免有部分随着谱例的遗失或者是口头的 流传而丢失。即便是这些已经被挖掘出来并流传的作品,都不一定是完整的,大 多都是经过采风人或者是传承者在保存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思想和见 解,将其完善成为一部完整作品。因此,它们在被挖掘的最初,就已经不是最原 始、最传统的状态了,早已在那个时期就被赋予了当代人音乐欣赏的时代特征。 在此基础上,时代继续发展,音乐也继续随着人们的视觉变化而变化,这些传统 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编和再创造,从而就出现了我们现在谱例 中的各个版本的作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指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音乐的门类中亦是如 此。而这些传统的琵琶曲目,就现在而言,也早已不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的版 本了,大多数都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中,有所变化。而这些变化便是随着时代的发 展,作品本身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和技巧亦有所变化,这些变化也恰恰符合当 时当地的审美要求和品位。本文就以《汉宫秋月》为例来分析传统作品的发展变 化。 第二节 作品的由来及背景 一、关于作者 曹安和是一位出生于二十世纪初的女音乐学家、琵琶演奏家。中学时期便跟 随表兄杨荫浏学习昆曲并开始自学琵琶,1924 年进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音乐系 跟随刘天华系统学习琵琶,后留校任教。在跟随刘天华学习琵琶演奏期间,学习 了大量的琵琶作品,如《瀛洲古调》、刘天华创作的《歌舞引》、《虚赖》、李芳园 琵琶谱中的《霸王卸甲》、《将军令》、《阳春古曲》等和吴婉卿传谱的华秋萍派《汉 宫秋月》、《海青拿天鹅》等。对于众多作品的学习,大量的曲目搜集,使她对琵 琶传统作品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研究,这便为她以后的演奏和编著乐谱、教学指导 教材打下了良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