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之琳新诗理论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彳i娉娉:卞之琳新诗理论研究 界的重视。在卞之琳诗歌创作之初,对卞之琳诗歌的评论就已经开始。论说的重点集中 在他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风格和诗意的探讨上。卞之琳最初是被认为以新月派诗人的 身份登上诗坛的。1931年陈梦家在主编《新月诗选》时将卞之琳的《黄昏》、《望》等诗 篇选入其中,并在《序言》中说卞之琳的诗“常常在平淡中出奇,像一盘沙子看不见底 下包容的水量”。㈨李健吾发现了卞之琳诗歌中的“现代性特征,以印象式批评的手法 来解读卞之琳的《鱼目集》,并从中得到了“诗的经验”。“诗人挡不住读者,这正是这 首诗美丽的地方,也正是象征主义高妙的地方。”④“汉园三诗人之一李广田在《诗的 艺术——论卞之琳的十年诗草》一文中,以客观审慎的态度对卞之琳的诗艺进行分析, 从卞诗的“章法与句法”、“格式与韵法”,“用字与意象”等角度,探究卞诗在技法方面 的讲究。废名在北大中文系开讲新诗时,;卞诗是他讲课的重点之一。讲义《谈新诗》中, 废名高度评价了卞诗精湛的诗歌技巧,认为无论在文字运用方面还是在意象的构成方 面,都是活泼新鲜有格调,耐人寻味。废名对卞诗的艺术认识很深,看到了卞诗虽然形 式上受西方象征派影响,但内蕴上却与中国古典传统紧密相连,由此作出“卞之琳的新 诗好比是古风,他的格调最新,他的风趣却最古了”⑨的评价。 1949一年以后的30年间,对卞之琳的研究出现了长期的空白。直到1980、90年代, 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宽松后,对卞之琳的研究才活跃起来。关于卞之琳的专论虽起步较 晚,但迄今为止已取得累累硕果。研究卞之琳的专著,中文已经出版的共有五本:汉乐 逸《发现卞之琳——一位西方学者的探索之旅》,该书的英文版于1983年出版,直到2010 年才由李永毅翻译成中文而出版,应该说这是第一本关于卞之琳的专著。汉乐逸以西方 人的眼光来思考卞诗,思考中国的现当代文学,自有其独到的见解。书中有翔实的资料, 对西方学者了解卞之琳大有裨益。香港大学中文系的张曼仪在1989年出版了《卞之琳 著译研究》,是第一部用汉语写成的卞之琳的评传,具有开辟道路的意义。全书资料丰 富,尤其是所编卞之琳生平的年谱、诗年谱等十分详尽,成为研究卞之琳的宝贵的基础 性资料。其中对卞之琳前期诗作的述评也有不少新颖的见解,对后人的研究很有启发意 义。1998年,陈丙莹的《卞之琳评传》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该书以评论卞之琳的诗歌为 主,综合评述卞之琳毕生的创作道路及他在各个领域的建树,具有全面和综合的意义。 江弱水《卞之琳诗艺研究》在2000年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从对卞之琳各 时期的诗歌意象与主题的解读来看卞之琳的诗歌创作特点,包括叙述方式、句法、章法、 ①陈梦家:《新月诗选序言》,杨匡汉、刘福春:《中国现代诗论》(上),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153页。 @李健吾:《咀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页。 @废名:《论新诗及其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页。 鱼 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音韵、体式等方面,以及其诗作受古典、西方、时人的影响。文津出版社2007年出版 了刘祥安的《卞之琳:在混乱中寻求秩序》一书,刘祥安主要是观察卞之琳留下的作品 和不同时期对于自己的叙述,以及后之研究者对卞之琳的评论,梳理其在不同历史情境 下的诗歌观和小说观。 从研究论文来看,有关卞之琳的期刊论文有三百多篇。总结下来,对卞之琳的研究 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卞之琳前期诗歌即1930年代的诗歌有着全面的论述, 主要是对卞之琳早期主知诗的研究,探讨卞诗的智性追求。二是对于单篇具体诗作的解 读:这主要集中在《断章》、《古镇的梦》、《圆宝盒》、《无题》等比较有名的诗作来进行 分析。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卞诗,挖掘深意,留下更多可阐释的空间。三是对卞诗“融古” “化欧”角度的影响研究,探讨卞诗对古典诗词的继承以及受西方象征主义诗派的影响。 四是对卞诗的音韵格律、语言特色、结构分析、叙事策略等角度来考察卞诗的艺术特征 从而确立卞诗对新诗艺术的贡献。五是对卞之琳翻译思想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卞之琳的 翻译文本的解读,来归纳卞之琳的翻译技巧。 综观对于卞之琳研究的学术成果,自1980年代以来,卞之琳的诗歌创作受到了学界 的较高关注,但主要侧重于从其诗歌文本角度进行解读与诗艺的考察,忽略了从文学理 论角度来以卞之琳的论说为蓝本来建构卞之琳的诗歌理论。事实上,卞之琳对新诗的发 展极为关注,留下了不少的评论文章,后结集为《人与诗:忆旧说新》,‘以探讨如何更 好地发展我国的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