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咏史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docxVIP

两宋咏史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hi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study the content and artistic of the History-intoned ci in the Song dynansty.It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kes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History-intoned ci and the Meditation on the past of ci,car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intoned d.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content and the themes feature of the History-intoned d。which includes four periods and different historic people and eventes.The third chapter analyses the artistic feature of the History-intoned ci,which includes artistic type,artistic conception and l:c feature.The la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History -intoned ci with specific forms. Key words: Song dynansty,History-intoned ci,content,theme,artistic feature II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 究成果. 3、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 的. 4、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它人或其它机 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S、其它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 示了谢意。 日 期g 整 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 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 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 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日 期: 前言要对某一专题作深入的研究,则必须将其置于整个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之中加 前言 要对某一专题作深入的研究,则必须将其置于整个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之中加 以考察,立论方能接近事物的本质而避免盲人摸象的尴尬。对两宋咏史词的研究 当亦如此。 词本是一种纯粹抒情性的文体,擅长言情写景,内容多不离花前樽下、相思 离别、男欢女爱、伤春悲秋等。但发展到南唐后主李煜不同了,他开始写自己的 思想和感情,写自己亡国破家的悲惨遭遇和悲哀痛苦,跳出了前人抒情的局限. 所以王国维评价道:“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 大夫之词。”回这在中国词史上是一大变化,以至影响到后代词人的创作观念, 如苏轼、辛弃疾等等.正因为词的内容题材、创作形式不断被拓展和革新,词坛 才不断出现新气象,词中咏史才得以发展壮大。 咏史是中国古诗词的传统。咏史之作,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咏古代史事, 有咏古代人物,有游古迹而感怀。第一首以咏史名篇的诗歌是东汉班固的《咏史》, 咏赞西汉孝女缇萦救父,但写法质朴,技巧不是很熟练,所以钟嵘《诗品》谓其 “质木无文”回。班固的《咏史》主要就缇萦救父一事展开,多实写史实,而较 少注入个人情感。西晋的左思打破了班固这一写法,其八首《咏史》,通过叙述 古人古事,揭露当时社会的不合理、不公平现象,并抒发自己的志向和政治上的 苦闷,皆为托古讽今之作,开创了“名为咏史,实为抒怀”o的先河,实现了诗 和史的结合。其后,咏史诗不断涌现,历代佳作如云。 咏史词正是在咏史诗的雄厚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所以要深入了解咏史 词的特征,尤其是两宋咏史词的不同,就必须对宋代文化进行宏观把握,理顺咏 史词的发展脉络以给两宋咏史词的历史地位作出准确的评价,同时也要搞清楚当 下多数研究者未详加厘清的咏史与怀古的区别,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从内容和艺术 上多角度多层次地对两宋咏史词的特征进行甄别。 。王国维著‘人间词话》,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第25页。 。(梁)钟嵘著、向长清注‘诗品注释》,《齐鲁书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