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案(公开课实用).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陈情表》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古人以 “忠孝 ”为先,却又往往忠孝不能两全,注意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 巧。 教学重点: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时数: 3 课时 课前预习: 1.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生字词音义问题; 2.初步了解所表达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熟悉课文,掌握古汉语语词知识,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 二、释题: 陈:陈述。 “表 ”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正音 终鲜( xi ǎn) 兄弟 期( j ī)功强猥( wèi)以微贱 岂敢盘桓( huán  近 常在床蓐( ) 庶刘侥( ji  r ù) ǎo)幸 2.全体学生高声自由朗读全文。 3.结合 “表 ”的文体特征,提问: (1)是谁陈情? 李密( 224 - 287 ),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 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 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晋武帝征为太子 (2)向谁陈情? 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 情。 4.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李密要想说服晋武帝,是应该先晓之以真情呢,还是喻之以大 义?是的, 李密先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 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 三、分析课文(一) .齐读第一段。 .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 .教师和两名学生共同口译本段文字。 .文章一开始,作者说: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 总摄作用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试背第一段。 四、小结: 仅仅有第一段的悲苦说辞, 能够打动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吗?晋武帝会不会认为这是他为 保留名节坚辞不仕的托辞呢?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 , 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 李密是怎样陈述的,我们下一节课再赏读《陈情表》的其他章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积累古汉语语词知识; 赏析李密委婉的言辞技巧; 鉴赏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学生齐诵第一段。 二、导入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 李密在第一段里诉说了自己的 “四大不幸 ”,足可以引起晋武帝的同情了。但问题在于晋武帝建立新晋,招揽人才,收买人心, “我征召你一个李密,你就照顾祖母,辞不应征,你不是存心不给我个面子吗? ”我们首先看新晋对李密的态度。 三、分析课文(二) .学生齐读第二段。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 .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 .情以动人, 理以喻人。 如果李密仅仅想用情来打动晋武帝的话,也许晋武帝会稍动 恻隐之心, 而这种恻隐之心很快就会从搞政治的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心中溜走。 你尽孝但不能不尽忠啊?自古说 “忠孝不能两全 ”,舍孝而全忠嘛!李密用以陈情的第二手就是 “晓之以 理”——“喻之以孝道之大义 ”,(为什么李密从 “孝 ”的角度来说理呢?)因为晋武帝治国标 榜的是 “以孝治天下 ”。下面同学们针对我提出的几个问题研究、讨论并作出解答。 (投影问题,逐条解决) (1)默读并口头通译第三段; (2)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提示: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种观念 “一臣不事二主 ”,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 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本图宦达 → 至微至陋 → 过蒙拔擢 → 岂敢盘桓 (3)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点落在哪里?(区区不能废远) (4)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中 “是 ”指代上文的什么内容?(指代 “但以刘日薄西山 ?? 更相为命 ”) (5)本段讨欢心、诉悲苦、求谅解、表心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