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一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女娲造人(0001).ppt

2018年初一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女娲造人(0001).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你认为女娲是一个什么形象的化身?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她的认识。 女娲是一个勤劳、智慧、伟大的母亲形象的化身。女娲是本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广大的“神”,但是她也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态、人的智慧和人的生活体验,使得女娲造人的神话情节虽然是想象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合乎现实生活情理的。 揉泥成团造人 挥藤洒泥造人 具体过程 繁衍方法——男女配合,创造后代 造人原因——寂寞荒凉,添点生气 女娲造人 勤劳,智慧,伟大 结构梳理 1.想象丰富,贴近生活。 神话是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这些秘密,求得一种说法,所以只好借助于天真的想象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 艺术特色 2.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文章在叙述多件事情时,应当区分详略,对能突出中心的地方要详写,对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地方则略写。人来到世间的过程,是本文的重点,所以作者对女娲造人的方法详写,对造人之前的世界的景象则略写。两种造人方法,作者详写了第一种,后一种用了两段,十分简略。这是因为前者更能体现女娲造人的精神,是第二种方法的基础,这样安排突出了重点。 3.语言流畅,清新质朴。 本文语言清新、质朴,洋溢着一种天真的新鲜感。作者用流畅的语言叙述女娲完全是在一种极自然的、无意识的状态下萌发了造人的念头。她“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这些语言没有雕饰的痕迹,作者只是娓娓叙来,通过阅读,读者看到,其实女娲本身就是一个活泼、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人,并非一个神。 女娲补天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位女神叫女娲,她为人类做过许多好事。 传说当人类繁衍起来后,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失败的共工怒撞不周山,使得支撑天地之间的大柱折断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 拓展迁移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 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堵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 阅读《淮南子·嫦娥奔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 请同学们发挥大胆新奇的想象,进行人性化的改写。 课后作业 * * 盘古开天 人是从哪里来的呢?中国古代有哪些神话呢?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女娲补天 21* 女娲造人 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重点) 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难点) 激发想象力和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重点) 学习目标 袁珂(1916—2001),本名袁圣时,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笔名丙生、高标、袁展等。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神话论文集》《古神话选释》等。其中,《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作者名片 本文选自《神话故事新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版)。原题为《女娲创造人类》,选入本课时改为现在的题目。课文是根据《风俗通》里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而成的一篇神话。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再现女娲造人的整个过程,使得这个古老的传说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背景链接 关于神或英雄人物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它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他们便以贫乏的生活经 神 话 文体知识 验为基础,借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进行拟人化。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大都有着超人的力量,表现了远古人们对自然力的抗争和对提高自身能力的渴望。我国《山海经》《庄子》《楚辞》《淮南子》等书中保存了不少神话传说的片段,如黄帝擒蚩尤、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 开辟( ) 女娲( ) 莽莽榛榛( ) 澄澈( ) 掘( ) 幽光( ) 掺和( ) 捏( ) 踪迹(

文档评论(0)

158****6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