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三-大湾高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節 森林資源 1.森林的功用 2.森林經營 3.雨林濫伐 4.臺灣林業發展 森林的功用 森林生態系的生物族群複雜而完整,對自然環的 變動具有極佳的適應能力,森林具有下列功能: 生產大量有機物質:有機質能量約為農田或草原的20~100倍,且為多年生植物為主 「地球之肺」:提供全球60﹪的氧氣,吸收半數以上的二氧化碳 一座「小水庫」:森林蒸發的水汽量比同面積水體多出50%,每平方公里可涵養5~20噸的水量 物種的「基因庫」:生物多樣性高 森林經營 自農業時期,開始大面積闢地,工業化及商 業利潤更進行大規模皆伐,加速森林的濫伐 溫帶國家的都市化減緩森林威脅,並改採永續性經營,且遵循伐植平衡的原則,如美國有80%的再生林 皆伐-將林中所有樹木全部採伐 擇伐-選擇成熟的樹木或商用樹種為採伐對象 伐植平衡-伐林與植林同時進行 雨林濫伐 回歸線之間:「熱帶森林」,依雨量多寡和雨期長短分成三種 分布:南美(印第安人)、非洲(匹美人)、東南亞(婆羅洲的平南人) 特色:孕育多樣物種、豐富的基因資源、提供薪材、用品、食品及工業原料等 現況:面積急速縮減 縮減主因:游耕、薪柴採取、大量商業性伐木、大面積牧場經營、大規模土地開發 近年來鼓吹「債務與自然保育的交換」政策 臺灣林業開發 漢人移入前-原住民有長期利用山林       的觀念,山林保育佳?禁忌和儀式 明清-漢人伐林拓墾 日治-擇伐(高價植林)、伐植平衡(保安林區及人造林) 戰後-為經濟發展而大量砍伐、修築多條穿山公路及山地農場等 反思:森林保育(繞越的山路、栽原生樹種、盡量回復混合林),設置國家公園及保育區 第二節 國家公園 1.國家公園的設置理念 2.臺灣地區的國家公園 3.國家公園與生態保育 國家公園的設置理念 定義:為保護一國特有的自然景觀、野生動物生態、歷史古蹟,並提供學術研究及國民旅遊、休閒而規劃出的特定區域   源起:十九世紀後期美國的資源保育運動 臺灣地區的國家公園 源起:日治時期將大屯、次高山、新高山規劃成國家公園但未真正實行 發展:民國61年制定「國家公園法」,民國71年至今,已設立6座國家公園 課本圖10-2 課本照片10-4 圖10-5臺灣地區的六處國家公園 課本圖10-6 BOX 生物多樣性 課本圖10-1 玉山國家公園 簡介 認識玉山:原稱八通關山,又稱雪山,日治時改名新高山,光復時又名玉山 介紹玉山國家公園:位於臺灣本島中間地帶,跨嘉義、南投、花蓮、高雄四縣,是我國第二座也是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光緒年間,曾開通八通關古道 自然環境 地質景觀:變質岩層、多崩崖及斷崖地形 水文景觀:河川多峽谷地形、向源侵蝕、懸谷式瀑布 人文歷史 活動最旺盛的民族—布農族 以短小精悍著稱 部落以老人統治為原則,領袖之下有部落長老會議 惟一有文字的原住民 極美的和聲 玉山的故事—群山冠冕 1875年春天為固守東南七省門戶而開始開發 1979年通過臺灣地區綜合開發案 1985年計劃實施 未來展望 國家公園是基於保護資源而設立的保育區—永續經營 雪霸國家公園 高山型的國家公園 雪霸國家公園位於臺灣中北部,以雪山山脈的河谷稜線為界 臺灣五岳之一—雪山 雪山山脈屬於中央山脈系列的一部分,呈東北—西南分布,以雪山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多支稜脈 氣候和植物 氣候涵蓋暖溫帶、冷溫帶及亞寒帶,因山谷交錯、地形複雜、氣候差異大,故植物種類繁多 臺灣的國寶魚—櫻花鉤吻鮭 在30年代,除七家溪外,尚有六條溪流(大甲溪上游)有櫻花鉤吻鮭分布,如今只有七家灣才可見縱跡 原住民的生命舞台 泰雅族與賽夏族在園內的高山地帶,自古以來一直是他們活躍的生命舞台,生活習俗已與大自然渾為一體 、 金門國家公園 1.成立於84年,是一座以保存人文史蹟及戰役紀念為主題的國家公園, 面積約3780公頃〈佔金門四分之一〉 2.分為五大區─ 太武山區:自然步道(玉章路)、傳統聚落(瓊林村)、太湖遊憩區、八二三戰役紀念地 古崗區:傳統聚落(水頭、珠山、歐厝)、古岡湖〈金門唯一天然湖〉、瞿山坑道 古寧頭區:傳統聚落〈南、北山〉、遊憩景點多、賞鳥區(雙鯉湖、慈湖) 馬山區:岬角海岸、傳統聚落(大厝-典範)、五虎山步道、馬山觀測站(天下第一哨) 烈嶼區:花崗岩岸、石英沙岸、軍事遺跡〈湖井頭戰央館、四維坑道〉、環島戰備道(騎自型車) 1.地質:花崗麻岩、侵蝕、風化、曲折 2.位置:廈門灣口,與大陸往來密切,唐宋大量移入〈閩南聚落〉 3.軍事管制:軍事設施遍及全島 4.歐亞大陸附屬島嶼:動植物異於台灣 鳥〈最多〉:留侯鳥、冬侯鳥、夏侯鳥、過境鳥 蝶〈夏季〉:蛺蝶、鳳蝶 哺乳動物:水獺〈台灣已絕跡〉 原生植群:目前幾乎被破壞殆盡,在太武山區、濱海地區,尚保留小面積較少破壞之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