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治法概要.ppt
贴敷法 水剂、散剂或膏剂用无菌纱布贴敷于患处 解毒、消肿、止痛或拔脓生肌 外阴肿胀、外阴溃疡、外阴脓肿切开、慢性盆腔炎 黄芩、连翘、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黄、赤芍 灌肠法 将药物煎煮后通过肛管用注射器灌入直肠内 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胞中结块、慢性盆腔炎、盆腔瘀血症 毛冬青、败酱草、红藤、茵陈蒿、赤芍、连翘 1、所有外用制剂必须按标准操作规程制备,消毒后使用,所有自煎外用药水,必须煮沸20~30分钟以上备用。 2、治疗部位常规清洁或消毒。 3、月经期干净3~7天后才进行外治; 4、外治期间,禁房事和盆浴; 5、经期和产后禁止阴道冲洗和纳药; 6、妊娠期不宜用冷敷、热敷及导肠法; 7、患者自行操作治疗者必在医务人员正确指导下进行; 8、从整体观念出发,强调局部外治与全身调治相结合的原则,突出辨证沦治。 第四节 妊娠期、产后、哺乳期中西药用药宜忌 (一)经期用药宜忌 1、“经前勿补,经后勿泻”:经行以通畅为顺。经后资经血之源。 2、经期: (1)忌用大苦、大寒、大热、过涩之品,以免戕伐脾胃,折伤肾气,或有留瘀之弊。 (2)月经过少、闭经者虚证为多,当遵循“欲以通之,必先充之”的原则补而通之。 (3)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者虚多、热多,常挟瘀滞,治宜: 补气――使血有所统; 清热――使热除血安; 化瘀――使瘀去血归经。 (4)出血多时慎用或禁用当归、川芎等辛香动血走窜之品。 (二)妊娠用药禁忌--西药 1、抗肿瘤药: 烷化剂或抗代谢药物均可致畸,孕期禁用。 2、抗癫痫药:苯妥英钠为弱致畸,孕妇禁用; 朴米酮与丙戊酸钠均应慎用。 3、解热镇痛药: 阿斯匹林大剂量致畸,慎用; 消炎痛可能造成胎儿动脉导管过早闭合,孕晚期避免使用。 4、降压、镇静药: 利血平—般剂量可引起新生儿鼻塞,肌长力低。 硝普钠影响胎盘灌注量,危及胎儿,还可使胎儿颅压增高; 吗啡与哌替啶对胎儿呼吸产生抑制作用。 巴比妥类孕妇应用大量时,胎儿出现宫内生长迟缓,慎用。 5、维生素类: 孕妇摄入过量的维生素D,可致新生儿血钙过高、智力障碍、肾与肺小动脉狭窄和高血压。 6、抗生素: (1) 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可致先天性耳聋和前庭损伤,大剂量可致新生儿黄疸。 (2) 氯霉素应用过量可引起新生儿血小板减速少症和灰色综合征 (3)孕早期应用灭滴灵,易造成胎儿先天性肿瘤,应慎用或禁用 (4)磺胺类: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症、核黄疸和变性血红蛋白血症,孕妇禁用。 (5)四环素族:四环素、上霉素、强力霉素均为典型致畸药,禁用。 (6)呋喃类:有肝毒性,副作用同磺胺类,孕妇禁用。 7、激素类: 雌激素可使女胎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或青春期发生阴道腺病或透明细胞癌,早孕期禁用; 人工合成孕激素均属弱致畸剂,早期最好不用; 雄激素使女胎男性化,禁用; 口服避孕药致畸,应终止妊娠。 中药 1、妊娠禁用药 此类药大多是猛烈的或毒性较强的药物。 (1) 烈性泻下类 (巴豆、芦荟、番泻叶);(2) 烈性逐水类 (甘遂、芫花、大戟、牵牛子、商陆);(3) 催吐类 (常山、藜芦) (4) 破血通经 (干漆、三棱、莪术、水蛭、虻虫、蛴螬、乳香、没药、槐角、益母草、土鳖虫、斑蝥、牛膝、苏木、刘寄奴、当归尾、生三七);(5) 通窍走窜类 (麝香、蟾酥、穿山甲、皂荚、王不留行); (6) 剧毒类 (水银、砒石、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蜈蚣、了哥王、两面针、雄黄、硫黄、硼砂)。 (三)妊娠慎用药 大多是烈性或有小毒,或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类药品。 (1)?? 泻下类(大黄、芒硝); (2) 活血化瘀类(桃仁、红药、当归、赤芍、丹参、丹皮、鸡血藤、枳实、枳壳、香附);辛热类 (附子、肉桂、干姜); (3)?? 通利类 (冬葵子、薏苡仁、白茅根)。 (4) 中成药:六神丸、十滴水、云南白药、含麝香中成药,孕妇禁用。 (5) 某些中草药如卷柏、代赭石、磁石等重坠或堕胎作用应慎用。 妊娠慎用药 总之,凡属禁用药一般都不能使用,属慎用药应根据孕妇病情,酌情使用,“衰其大半而止之”,无必要性,则应尽量避免。 (四)产后用药禁忌 产后根据亡血伤津,多虚多瘀的特点,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选方用药必须注意: 开郁无过耗散; 消导必兼扶脾; 祛寒不宜过用温燥; 清热不宜过用寒凉; 补而不滞,攻而不伤。 遵照古人倡导的“三禁”(禁汗、禁下、禁利),注意专用利水易重损阴液,造成虚虚之祸。 (五) 哺乳期用药宜忌 1、抗生素在乳汁中浓度 红霉素为血清浓度的4~5倍; 氯霉素为50%; 四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