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集中学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案(10)
年 级:初二
课题:10.《组诗》
课时安排:1课时
主备人: 夏兆飞
日期:2017年3月
知识与能力:
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美丽的形象、意境。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学习和品味文章语言与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重
点
难
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所运用的拟人化手法和别具一格的第一人称的写法;品味文中富有诗韵的语言。
难点: 1.领略散文诗的思想内涵。
2.注意锻炼学生的自由想象能力。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诗人纪伯伦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的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让我们走入他的世界,去领略自然之美。
二、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1.作家作品。
2.写作背景
这两篇散文诗,都是借物抒怀之作。在纪伯伦生活的时代,黎巴嫩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时期,他激进的思想和当时的政治相悖。所以在自己的国土上,他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不得不长期旅居异国,身老他乡。然而与故土的别离,不仅没有淡化他的对祖国的思恋,冷却他炽热的赤子之情。相反,令他爱之更深,思之也更切。他除将流离海外的阿拉伯作家组织起来,共同为祖国独立和自由民主而抗争呼喊外,还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寄寓浓厚的爱恋之情,《浪之歌》便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
三、通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教师挑选两名学生分别朗读《浪之歌》《雨之歌》,其他同学正音。
2.教师板书,标记重难点字词。
3.教师范读一遍,学生标示段序,并分层次。
四、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自读《浪之歌》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朗读《浪之歌》,要求在默读时,完成下面(1)(2)题。
(1)黎巴嫩的贫穷和统治阶级的罪恶,造成了诗人与故土的离别。长期的异国漂泊,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念,反而令他更加爱之深,思之切。诗人常在自己的诗作里表达这种情感。这首诗里,他借助 这对热恋的形象,曲折表达了 。
(2)“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写海浪对爱情的 ,让你联想中国古诗中类似意境的句子 ?
学生思考后教师明确:(1)海浪与海岸 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2)执着追求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老师范读《浪之歌》,请学生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并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浪的形象特点。用“ 的浪”的形式表达。
如:热情洋溢的浪、一往情深的浪、无比忠诚的浪、多情浪漫的浪、温柔善良的浪、痴情的浪、缠绵的浪、任性的浪等。
教师提示:浪是海岸的情人,人间世界的守护者,是一个博爱者。
3怎样理解“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因为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这句话?
教师明确:诗中海浪的爱情内涵,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也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爱情的真诗就是清醒”,因为爱着这世界,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也要守护着这个世界,守护着它的和谐,它的美。海浪对爱情的这种态度,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浓厚情爱的反映。
(二)自读《雨之歌》回答下面问题。
1学生默读《雨之歌》,要求学生在默读时找出作者分别用哪几种形象来描绘雨?并概括《雨之歌》1?4自然段的内容。
学生思考后教师明确:银线、珍珠、传情的信使、大海的叹息、天空的泪水、田野的微笑;雨水滋润了大地。
教师追问:通过银线、珍珠、传情的信使、大海的叹息、天空的泪水、田野的微笑来描绘雨,可以看出雨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明确:雨是一位奉献者和使者,歌颂了无私的爱与奉献精神。
师: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美,美在诗人用词的精妙,美在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美在语句中蕴涵着诗人的情感。同学们,画出你喜欢的语句,和同学们分享你的感受吧!
自由讨论,言之有理即可。
2为什么“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可以根据第3自然段文意回答问题。
教师明确:字面上的意思是说“下了雨,河水涨了,可以浇灌田野、花草”,其实是在描写奉献者的形象,写雨以自己的“哭”换来山河、花草的欢乐(昂起,挺起,可见雨水的润物之功)。
3全班朗诵《雨之歌》,边读边思考:从文中你感受到的是怎样的雨?
学生朗读完之后,教师语言过渡:
诗人笔下的雨很美,美在它的形象,美在它的心灵。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从文中感受到的雨,在横线上加一个修饰语。
的雨。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如:滋润万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满井游记》(二).doc
- 《满井游记》教学活动设计.doc
- 《满井游记》教研课设计.doc
- 《满井游记》第1学时.doc
- 《满井游记》导学稿.doc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设计.doc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导学案+学案.doc
- 《美丽家乡任我行》活动案例.doc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doc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张健.doc
- 广东省培育数字经济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5—2025年).pptx
- 浅谈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docx
- 水蚀坡林地整治施工方案.DOCX
- 高纯锗回收利用路径探索-全面剖析.docx
- 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推进动员会议上的讲话努力开创全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崭新局面.docx
- 欧洲文化入门RomanCulture.ppt
- 《旅游政策与法规》教案 第4课 合同的基础知识、订立合同与合同效力.pdf
-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教案 第16课 旅游景区资源环境管理.pdf
- 《旅游公共关系》 教案 第18课 认识网络公关、熟悉网络公关的传播和策略.pdf
- 《旅游政策与法规》教案 第2课 熟悉《旅游法》主要内容.pdf
最近下载
- 从教与学的关系谈人工智能的课堂教学改进.pdf
- 某灌区渠首水利枢纽工程水闸施工组织设计.doc
-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考试题库及答案4 .pdf VIP
- 标准图集-93J007-4-道路-行驶重型车的水泥混凝土路面.pdf VIP
- 4.1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设计)2024-2025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统编版 .docx VIP
- 口腔门诊回访话术 .pdf
- 2020滨海砂矿(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ocx
- 中建超高层住宅项目一体化策划评选.pptx
- GB T 17689-2008_土工合成材料 塑料土工格栅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2024《良品铺子现金管理问题及完善策略浅析》9200字.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