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制后的乡村关系与村民自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業改制後的村民自治-從鄉政村治的角度 第四章 企業改制後的鄉村關係與村民自治 八○年代,鄉鎮企業的發展主要得宜於集體所有制度、人民公社制度的管理 傳統、計劃經濟體制、消費品市場真空等因素的結合。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權力 對市場的替代。173鄉鎮政府在企業中以其「理性的計算」扮演著計畫和管理者的 角色,但隨著市場化的逐步完善,政府無法應變市場的變化,使得企業發展的效 率降低,九○年代開始,中共在鄉鎮企業進行產權的改制,使政府與企業之間的 關係割斷,從過去計畫者直接管理私人物品的生產活動的職能中退出來,削弱政 府在私人物品生產的作用。 李稻葵認為鄉鎮企業的產權選擇離不開其發生的制度環境。由於非公有企業 制度在人民公社時代被長期禁止,產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得不到發展,以及主 流的社會意識和觀念對非有公有制的歧視,所以鄉鎮企業一開始並不可能是不同 要素所有者之間的自由市場契約。在這樣的約束下,由鄉鎮政府創辦並控制鄉鎮 企業所得到的合法承認和保護比「清晰產權」的企業經營還要高,所以「模糊產 權」可以對應於灰色市場而比較有效。但是上述約束條件在改革開放中逐步取 消,「模糊產權」的早期有效性即將改變,清晰的私有產權就會變得更加必要和 有效。隨著非市場約束制度的解體,早期的鄉鎮企業必定要經歷重新界定產權的 變革。174 鄉鎮政府運用其行政權力帶動鄉鎮企業的發展,卻造成鄉村行政組織和集體 173 邱澤奇,「鄉鎮企業改制與地方威權的終結」,社會學研究 (網路版),1999 年第 3 期。 174 李稻葵,「轉型經濟中的模糊產權理論」,經濟研究 ,第4 期,頁 42-50 。 98 企業改制後的村民自治-從鄉政村治的角度 企業的產權關係的缺陷以及職位的交叉任職,其造成的影響如下: 一是產權主體缺位或虛置。產權主體缺位,即所有者的所有權不到位,或者 有名無實,其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經營者等權力得不到落實。農村經營制 度的改革,對社區集體企業財產制度本身的影響,主要在實現財產所有權與使用 權的分離,並沒有解決企業產權主體人格化的問題。鄉鎮集體企業是在農民集體 資金創辦的企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資產所有權應歸屬所在社區農民。但在現 實中,農民既沒有決策權又無監督權,只是名義上的所有者。鄉鎮集體企業處於 「人人有權而人人又無份」的虛置狀態,產權關係出現錯位,鄉村農民集體具有 名義上的所有權而無決策權和收益權,鄉村行政組織具有事實上的決策控制權和 收益分配權;與產權權能相聯繫的利益風險承擔者,不是控制者 (鄉村行政組織) 和經營者(承包者),實際上是鄉村農民集體。這種錯位的產權關係與現代企業 產權原則的要求相悖-權利和義務分離,收益與風險分離。由於對企業的經營權 缺乏有效的產權約束,問題和矛盾的出現便不可避免。鄉村企業農民對企業因沒 有產權意義上的監督權和收益權,利益機制差,參與意識淡薄;對企業普通存在 的短期行為無法從產權機制上加以限制和約束,企業負盈不負虧,資產存量消耗 嚴重。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資金流動和資金聯合不斷加強,在原有產權關係尚 未規範的情況下,多元化的再投資行為使本來就不清晰的產權關係更加趨於混 亂。 二是政企不分,企業缺乏獨立法人地位,經營行為扭曲,經營機制弱化。由 於鄉鎮集體企業產權主體虛置、缺位,產權自然落入鄉村行政組織手中,甚至落 入個別鄉村領導者手中。鄉村行政組織中集政權、財權於一身,控制著企業的投 資決策、收益分配、人事任免和資產處置等。雖然鄉村行政組織實際行使產權, 但卻不承擔經營風險,對企業的經營後果不負任何責任。鄉鎮企業只不過是鄉村 行政組織的附庸,其經營行為主要受行政組織的支配,而市場主體所要求的產權 99 企業改制後的村民自治-從鄉政村治的角度 難以到位,只擁有有限的分配處置權。企業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空洞乏力。 本章分析改革以來中國農村政治調控的變化對產權與民主之演進的積極意 義,歸納市場化過程中產權變革所包含的民主化含義,各種內外壓力合成了國家 大範圍變革產權制度和基層政治體制的政策。 第一節 產權改制政府退出企業 壹、鄉鎮企業改制的原則 1994 年 3 月 31 日,農業部發佈了《鄉鎮企業制度改革意見》。文件明確指 出產權轉制的主要內容是:1.產權的界定與明晰化 2.產權的有效流轉 3.產權的最 終實現 4.產權的管理與監督。這份文件吹響了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