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教育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 一、教育促进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机制 二、教育在儿童心理行为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三、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四、教育与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敏感期和转折期 一、教育促进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机制 (一)领会和掌握知识经验是由教育到心理发展的中介 (二)知识经验的内化 1.动作定向阶段 2.物质或物质化活动的阶段 3.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4.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二、教育在儿童心理行为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教育是社会环境因素中较为独特的因素 (一)教育引导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 (二)教育制约着个体心理发展的进程 (三)教育是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基本条件 (四)教育的主导作用是以教育的适当性为前提的 三、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 1.教师对儿童行为指导的意识 2.教师对儿童行为指导的观念 民主、平等、信任、尊重和积极关注儿童的教育理念 3.教师的榜样 4.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和教育方式 三、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同学或同伴的影响 尽管同伴交往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交友不慎也会对儿童健全人格的塑造产生不利影响。例如从患有品行障碍的孩子身上常常可以发现这种影响。 (三)学校教育和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心理社会环境,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不可忽视 (四)教材和课外读物 四、教育与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敏感期和转折期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为出生后的头3年。 2~3岁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还是儿童学习社会交往的关键期。 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5~6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13岁左右是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期。 四、教育与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敏感期和转折期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3岁左右的孩子往往变得固执、任性、调皮、抗拒等; 7岁左右的孩子往往情绪波动很大,容易意志颓丧; 13岁的孩子容易否定自我、否定社会,情绪易冲动,抗拒别人的要求。 四、教育与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敏感期和转折期 (三)心理行为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 1.社会教育条件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2.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基本前提 3.在生长过程中,个体获得了生活经验,形成了各种需要和独特的认知方式。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