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30
PAGE 1
开拓创新 优化调整 再鼓干劲
为建设跨国经营的矿业集团而努力奋斗
二
汪 海 洲
各位代表:
受董事长委托,我代表公司向第七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二〇〇九年工作回顾
2009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公司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金昌市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工业强省战略,抢抓机遇,在困境中深化改革,在危机中推动发展,依靠全体职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保增长、保效益、保发展、保职工利益,全面实现了年初确定的“552”目标,确保了公司的持续平稳发展
有色金属总量过50万吨,经济规模进一步壮大。实现营业收入665亿元、利税33亿元,其中利润21亿元;进出口总额26亿美元;资产总额达510亿元。公司位列2009年中国企业500强第74位,中国制造业企业第38位,中国有色冶金及压延加工第3位,中国企业效益200佳第69位。
有色金属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生产镍产品13万吨、铜产品36.7万吨、钴产品5800吨;铂族贵金属2500公斤;黄金1800公斤、白银100吨、精硒45吨;化工产品206万吨。有色金属和化工产品总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5.5%和
矿山出矿量725万吨,出矿含镍量8.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7%和6.3%。选矿处理量775万吨,完成精矿含镍量7.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0.2%和18.1%。生产高冰镍含镍量12.5万吨、铜阳极板46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23.6%。各单位全面完成计划目标任务。
资源战略在跨国经营的进程中取得显著成效。自有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出矿能力不断提高,损失贫化管理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矿石回采率达96.5%,贫矿资源开采量327 万吨,占总出矿量的45%。
全球资源战略全面推进。组建了矿产资源部,召开了矿产资源工作会议,制定了资源战略规划,完善了资源工作体系和机制,加大了国内外资源项目的管理和推进力度。按照大澳区、美洲区、欧非区和中亚区四个资源开发区域的战略构想,初步形成了全球资源战略新布局。
国内资源项目进展顺利。陕西煎茶岭镍项目、阳山金矿项目按计划推进;西藏达布铜项目完成收购;黑山铜镍项目完成详查;甘肃金和公司和青海金隆公司找矿工作取得新突破。加大了矿权运作的力度,获得开发类项目2个、勘查类项目6个。
国外资源项目稳步推进。赞比亚穆纳利镍项目启动复产;匈牙利里契克铜项目进入政府审批阶段;墨西哥巴霍拉齐铜项目完成预可研报告;坦桑尼亚卡盖拉镍项目进入勘查施工阶段;哈萨克斯坦阿克托盖铜项目、南非思威铂矿项目完成投标。全年共完成国外资源项目投资1.37亿元,控制资源量含镍7万吨、含铜209万吨。
重点项目建设在抓好生产经营的同时顺利推进。面对异常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强化了项目建设的计划、组织、协调和考核,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完成投资40.5 亿元,进行了179 项技术改造,其中重点项目24项。矿山技术改造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年掘进量突破30万立方米,龙首矿混合井、二矿区978分段、三矿区砂石扩能等项目投入使用;10万吨/年铜材深加工、4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一期工程、金银硒扩能等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产。6万吨/年精密铜镍合金、1万吨/年钴产品扩能、1.5万吨/年海绵钛、铜冶炼炉渣选矿等技术改造项目按计划推进。积极探索、科学论证,启动了以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为重点的产业布局调整。
20万吨/年铜电解和铜合成炉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1.4万吨/日选矿扩能工程获甘肃省飞天金奖和国家工程质量鲁班奖;金川工程质量监督站被评为全国先进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技术创新在项目建设和生产实践中取得新突破。加强了科研项目的计划管理,强化了生产现场的技术服务,校企合作科研攻关成效明显,联合实验室工作稳步推进,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用于技术创新的投入过10亿元。
特大型坑采矿山通风系统、龙首矿稳产增效综合技术改造、F17以东矿山生产衔接工艺、富氧顶吹浸没喷枪镍精矿熔池熔炼技术、铂族贵金属富集脱硫新工艺、接触法硫酸装备超大型化、连铸连轧铜杆节能降耗及品质提升等一批科研项目取得预期成果,并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年安排科研课题100项, 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取得重大成果19项,其中“特大型坑采矿山大面积连续开采工艺综合技术研究及实践”等7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修制订标准47项,其中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28项。共申请专利27件,其中发明专利16件,获得授权22件。
综合技术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技术中心居2009年全国企业技术中心第43位、有色行业第1位,荣获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成就奖。
节能减排在推动公司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