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沿江路工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根据学校规划总平图,规划1号桥所处道路西段位于规划学术交流中心与已建理科楼之间,东段位于规划后勤生活用房及已建学生食堂之间。道路宽度为10m。桥梁与河道正交。 规划1号桥 本方案将桥位向北侧调整,1#学生食堂周边已建道路1、2随之进行变动,破除局部已建路面与本方案道路顺接。为保证相交路口范围不进入规划河道,以及拟建1号桥与河道正交,同时避免路线与已建道路3相交路口不进入4号桥范围,原规划道路向北侧改线最大调整距离为22m,如下图所示。本路线方案将导致规划学术交流中心及后勤生活用房的建设无法实施,需另寻建设用地。 规划道路 调线方案一 已建道路2 已建道路1 已建道路3 1号桥 规划方案相对于比较方案而言,与已建道路连接更为顺畅,同时不需破除已建路面,不影响学术交流中心及后勤生活用房的建设;且桥头为直线段,桥梁整体景观效果较好。而比较方案使得已建道路1、2在路口处调整较大,需破除较大范围路面以顺接规划道路,同时由于周边已建道路及桥梁的影响,改线后的桥梁两端道路将呈S型,对行车的安全性及舒适性影响较大,整体景观效果较差。更重要的是,改线牵涉到校区总平面规划的调整,需上报批准备案方可实施。 综上所述,推荐采用规划方案处桥位作为本工程1号桥建设位置。 本工程由于跨径及桥面宽度较小,桥梁规模受限,为避免结构造型的突兀及与周边环境不协调,故不宜采用悬索桥、刚架桥等适用于大型桥梁的结构形式,同时考虑到常规梁式桥在景观效果上的不足,本桥方案在综合对比各类桥型的适应性后,结合桥位处河道宽度及周边环境,拟采用拱桥及装饰性桥梁作为本项目的桥型,并设计以下三个方案: 方案一:钢筋混凝土空腹式板拱桥 方案二:装饰性无背索斜拉桥 方案三:钢筋混凝土装饰性系杆拱桥 1、概念设计 本方案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设计理念,以歌颂“牺牲自我、照亮他人”的人民教师为主题,从桥梁的细部构造着手,体现尊师重道的人文情怀。本方案将桥头灯柱、栏杆立柱以“蜡烛”为造型,并在人行道栏杆面板上雕刻以尊师重道为主题的名人名言,并结合本校的传统文化进行装饰。 2、结构设计: 本方案桥梁全长30.91m,主拱圈跨度20m,桥面横向布置为2×【2.5m人行道+4.5m车行道】=14m。 桥梁采用空腹式钢筋混凝土板拱,主拱圈厚0.6m,净跨径20m,矢跨比为1/6,拱轴线采用悬链线。两侧各设置2个腹拱。拱座为实体式钢筋混凝土。下部结构采用承台群桩基础。栏杆采用花岗岩栏杆,外立面采用干挂花岗岩面砖镶面。 1、概念设计 本方案采用新颖的装饰性无背索斜拉结构,总体造型以“自强不息,扬帆起航”为主题,展现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励志精神。主塔与桥面间的拉索,犹如绷紧的弦,提醒着人们不要松懈,要不断进取。而高耸挺拔的塔身以刚劲有力、坚韧不拔的气势,给人以激励感,富有积极向上的寓意。 2、结构设计: 本方案桥梁全长39.08m,计算跨径30m,桥面横向布置为2×【2.5m人行道+4.5m车行道】=14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现浇箱梁,梁高1.6m。下部结构桥台采用桩柱式轻型桥台,冲孔灌注桩基础。桥梁两侧人行道内侧装饰无背索斜拉结构,主塔采用60cm厚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塔,斜拉索为不锈钢φ83*5mm钢管。主塔及斜拉索不参与结构受力,仅为装饰。 3、总体布局: 根据桥位处道路线型、周边建筑布局及景观环境,本桥桥塔布置可按如下两个方案设计: 4、方案比较: 方案一:主塔位于东北侧(后勤生活用房侧):本侧除后勤生活用房外尚无其他建筑,周边均为绿地植被,场地空旷,视野开阔,可展现出主塔的高耸挺拔;同时桥头道路为直线段,主塔位于此侧,使桥梁与道路顺接更合理自然。 方案二:主塔位于西南侧(学术交流中心侧):本侧桥头规划有学术交流中心、理科楼及多功能教学实验室,建筑较密集,楼层均为5~6层,主塔若位于此侧,则与周边建筑环境搭配显得较为突兀,视觉空间感较为凌乱,主次不够分明;同时桥头道路为曲线段,使主塔在整体上显得不协调。 综上所述,采用方案一作为桥塔布置方案,总体景观效果较好。 1、概念设计 本方案造型采用传统与现代风格相结合的系杆拱桥形式,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展现出现代化的科技文明。曲线形的拱肋显得轻盈活跃,展现出校园的青春活力。在两侧拱肋上涂刷红褐色涂料,使整座桥色彩鲜明,红色的基调显得朝气蓬勃,富有激情。拱顶设置弧形钢桁架结构,与拱肋总体上形成“博士帽”的造型,寓意对学术、知识的追求,体现出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 2、结构设计: 本方案桥梁全长39.08m,桥跨长度30m。上部构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