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导学案
【课标要求】: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考点落实】
一、先秦诗歌
1.《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1)内容:收录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3)地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战国时期,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1)作品:《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楚辞因此又称“骚体”。
(2)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二、汉赋与唐诗
1.汉赋:以楚辞为基础的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1)作品: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2)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2.唐诗:唐朝文学的主要形式,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1)原因: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
(2)作品:①初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盛唐:边塞诗:高适《燕歌行》、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山水诗:孟浩然《宿建德江》、王维《汉江临眺》。
诗仙:李白(浪漫)《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
诗圣:杜甫(现实)《石壕新安潼关吏》《新婚无家垂老别》等。
③中唐:白居易《琵琶行》《长恨歌》等。
④晚唐:杜牧《江南春》、李商隐《无题》。
(3)特点:①边塞诗写出了边塞景物的雄奇壮观和军旅生活的英武豪放。
②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富于诗情画意。
③李白诗风壮浪恣肆,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夸张和想象。
④杜甫诗风浑厚深沉,语言凝重精练,充满忧国忧民的炽热之情。
三、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
1.宋词:唐代出现的诗的另一种形式,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1)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2)作品:①婉约派:柳永《雨霖铃》、李清照《一剪梅》。
②豪放派:苏轼《赤壁怀古》、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特点: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
2.元曲:宋散曲+元杂剧
(1)作品: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特点: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3.明清小说:魏晋南北朝出现志怪小说,唐朝传奇和宋朝话本把小说创作推向新阶段。
(1)原因: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经济领域出现新的气象,市民阶层扩大。
(2)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3)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
【重点突破】
1.文学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一定时期的文化成就是该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又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
因此,分析某一时期文化繁荣时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经济因素:分析经济是否发展繁荣。
第二,政治因素:①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
②分析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
③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④分析各民族间和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因素。
2.正确认识盛唐诗和宋词繁荣的原因
(1)唐诗繁荣的原因:①这一时期是唐代的繁盛时期,出现“开元盛世”等,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②国家的统一,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③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2)宋词繁荣的原因:①两宋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②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有更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能够歌唱的词和表演的曲,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③两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文学家用词和曲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课堂探究】
1、质疑探究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与社会政治经济格局变迁的大形势相呼应,中国文化亦从唐型文化转向宋型文化。……所谓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而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材料二 宋文化细腻丰满,但在气魄上远不及汉唐文化气势雄伟。唐太宗李世民以“天可汗”的尊称威慑周边民族,而宋代自立国之始,就为外患所困扰,长期与辽、西夏、金等游牧民族政权相对峙。……(这些少数民族势力)对宋人世界的长期包围与轮番撞击,产生了双重文化效应。一方面,北宋人因被动挨打而生的忧患,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各个层面。……另一方面,契丹、党项、羌、女真等游牧民族从汉文化中吸取到丰富营养。在辽朝,孔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2课“罢黜百家%2C独尊儒术”.doc
- 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3课 宋明理学.doc
- 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7课 启蒙运动.doc
- 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doc
- 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
- 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doc
- 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oc
- 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doc
-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学案).doc
-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学案).doc
-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学案).doc
-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doc
-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学案).doc
-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学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