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2)三国演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 一、《三国演义》的成书 《三国志演义》是一部在群众传说与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由文人写定的“积累型长篇小说”。 1、历史著作:陈寿《三国志》,再加上裴松之的《三国志注》。 2、民间传说: 隋代杜宝《大业拾遗记》:隋炀帝观看水戏,其中有刘备跳檀溪的情节。 唐代李商隐《娇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说明三国故事妇孺皆知。 宋代就出现了专门说三国故事的说书艺人:霍四究。《东坡志林》卷一:“王彭尝言:‘涂巷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见北宋时期说书艺人所说的三国故事十分精采动人,也说明当时拥刘反曹的倾向已经非常明显。 3、戏曲小说: 宋金元院本、杂剧中有很多三国故事剧作。像《赤壁鏖兵》、《关大王单刀赴会》、《刘先主跳檀溪》、《貂蝉女》等等。这些剧本对三国故事都有所发展。 小说方面,元至治年间《新全相三国志平话》,以及在此前后刊的《三分事略》是元代说书艺人的底本,保存了宋元以来流传的三国故事的大致面貌。小说以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写起,终于三国归一。但此书,把三国纷争说成是“不是三人分天下,来报高祖斩首冤”,归结为一个冤冤相报的因果循环。但二书对罗的写作提供了基础。 二、作者 关于罗贯中,知道得很少,根据贾仲明《录鬼簿续编》、王圻《稗史汇编》、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等书之间不无矛盾的记载,我们可以约略了解到作者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东原人,元末明初人。 三、版本 1、现存《三国志演义》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尚未分回,一般称之为“嘉靖本”。 《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本,将二百四十则合并为一百二十回,回目也由单句改为双句,一般称“李评本”,因为此本的评语系叶昼假托李贽所为,又称“伪李评本”。 2、“志传”系统本,穿插有关羽次子关索(花关索)故事。 3、至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版本,是清朝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评改的《三国志演义》,世称“毛本”。此本在“李评本”的基础上,对全书的回目、情节和文字作了全面加工润色。与以往的本子相比,它的正统色彩更强,艺术上也有较大的提高,评点也有过人之处。 第二节??? 《三国志演义》的思想内容 一、关于《三国志演义》的主题 历来众说纷纭。代表性的说法有:1、为蜀汉争正统说。2、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集团之间的斗争说。3、反分裂、求统一说。4、歌颂理想英雄或讴歌封建贤才说。5、人才学教科书说。6、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7、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8、反映民族心理意识说。9、悲剧说。 袁本: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于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 二、关于《三国志演义》的拥刘反曹倾向 《三国志演义》之所以有明确的拥刘反曹的倾向,有历史本来的原因,也有当时社会状况对于作者的影响;有作者的因素,也有改定者的功劳。概括起来, 一是刘备在历史上本有仁厚之名,而曹操本来就是不太被人们肯定的奸雄色彩很浓的历史人物; 二是三国故事所产生流传的时代,正是汉民族自尊最被摧折的时代,这种民族情绪必然会给作者以深刻的影响,刘备的血统毕竟比较高贵,又地处南方,与此种民族心态正合; 三是罗贯中本有此倾向,而经过毛氏父子的改定,这种倾向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第二节 《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 一、“七实三虚”——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 (一)《三国志演义》中虚实关系及处理原则 1、在不违背历史过程和主要人物命运的前提下,增加拥刘反 曹的思想倾向,对情节和细节加工,改造, 2、在内容比重上有所侧重。《三国志》中魏志有三十卷,吴志也有二十卷,蜀志仅十五卷,而《三国演义》里五分之三的回目是有关蜀国及其人物的故事。 3、在人物塑造上,越是主要的人物虚构的成份越多,因而也就愈益生动。 4、汰除了一些史实和《三国志平话》中的情节。 《三国演义》里虚与实的关系极其微妙,它所遵循的原则是“以史益文,以文益志”。 (二)《三国志演义》中的虚构方法: 1、根据历史而生发、演化。如吕布与貂蝉的故事。 2、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如鞭打督邮,本是刘备干的,却因有损刘备之宽厚而移之于鲁莽的张飞。这样既保持了刘备

文档评论(0)

bsy123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