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分层喷射的间歇时间 一般喷射顺序为分段从下向上喷射,一次喷射 厚度逐渐减小。需要进行复喷时,其间隔时间与水 泥品种、工作温度、速凝剂掺量等因素有关。 7)混合料的存放时间 由于砂、石含有一定水分, 与水泥混合后,存放时间也应 该缩短。不掺速凝剂,存放时 间不应超过2h;掺速凝剂,存 放时间不应超过20min。 七、施工准备工作 喷射混凝土前,应按设计要求检查巷道规格,用压风、水冲洗岩面并清除险石,认真检查喷射机具和风、水、电、管线以及准备好照明和防尘设施等。 八、喷射作业 1)严格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混凝土喷射机,尤其要注意调整好风压、水压,以减少回弹量和粉尘浓度。另外,混合料应随拌随用,其存放时间,掺速凝剂时不应超过20min,不掺速凝剂时不应超过2h。 2)喷头操作,要先给水后送料,及时调整水灰比,喷射顺序应先墙后拱,自下而上呈螺旋状轨迹移动,旋转直径以200mm左右为宜。 3)为了保证喷射质量、提高工效,应合理划分喷射区段。一般以6m长为一基本段,基本段再分为2m长的三小段。喷墙时,每喷完1.5m高便依次向相邻小段前进。图5-33为拱形巷道合理划分喷射区段的一个实例。对于凹凸严重的岩面,应先凹后凸、自下而上地正确选择喷射次序。 九、喷射混凝土支护存在的问题 ⑴回弹 在施工中应合理确定工艺参数,使回弹率控制在:边墙不超过15%,拱部不超过25%。 ⑵粉尘 1)加强水泥与水的混合 2)加强通风 3)注意操作人员的个体防护 4)采用湿喷机 ⑶围岩渗漏水的处理 岩帮仅有少量渗水、淌水,可用压风清扫,边吹边喷;遇有小裂隙水,可用快凝水泥注浆封堵,然后再喷;若有涌水或大面积漏水,必须将水导出,如图5-35所示。 首先找到水源点,在该处凿一个深约10㎝左右的喇叭口,冲洗干净后,用速凝水泥浆将导水管理入,再向管子周围喷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向导管内注入水泥浆,将孔封闭。 在西班牙某隧道现场采用的Sika- Pm500型移动式喷射混凝土机 十、喷射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测技术与方法 强度:常采用现场检测方法,包括预留试样(喷大板法或喷模法)、现场取样(凿或钻取式样,点荷载试验方法)以及拔出试验法等。 厚度:有针探法、打孔尺量或取芯法检测。 工程规格尺寸:包括挂线尺量法、激光测距法、超声波测距法等. 观感质量:观感质量检测包括喷射混凝土有无漏喷、离鼓现象;有无仍在扩展或危及使用安全的裂缝;漏水量;钢筋网有无外露;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密实。 工程基础深度检测:《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规定,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应设基础,基础深度不小于100mm。 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 一.工艺流程 二.支护作用原理 ①封闭围岩,防止风化。 ②改善围岩的应力状态:恢复三向应力状态。 ③填凹补平消除应力集中。 ④密切岩体、柔性支护结构作用:共同变形,围岩应力释放,抑制更大变形。 ⑤射入缝隙,增强黏结——岩块间的连接咬合作用得以维持。 ⑥防护锚杆间危石掉落。 1.加固与防止风化 喷射混凝土以较高的速度射入张开的节理裂隙,产生如同石墙灰缝一样的粘结作用,从而提高了岩体粘结力和内摩擦角,提高了围岩的强度。同时喷射混凝土层封闭了围岩,能够防止因水和风化作用造成围岩的破坏与剥落。 喷射混凝土的补强作 用 2.改善围岩应力状态 一方面将围岩表面的凹凸不平处填平,消除因岩面不平引起的应力集中现象,避免过大的集中应力所造成的围岩破坏;另一方面,使巷道周边围岩由双向受力状态变成三向受力状态,提高了围岩的强度。 喷前围岩强度曲线 喷前围岩应力圆 3.柔性支护作用 喷射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柔性,可以和围岩共同变形产生一定量的径向位移,使围岩的自支承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喷层本身的受力状态得到改善,另一方面,混凝土喷层在与围岩共同变形中受到压缩,对围岩产生支护反力,抑制围岩产生过大的变形,防止围岩发生松动破碎。 4.组合拱作用 开巷后及时喷射一层混凝土,抵抗围岩的局 部破坏,防止个别危岩活石的滑移或坠落,加强岩 块间的联锁咬合作用。 这样,不仅能保持围岩自身的稳定,并且与喷 层构成共同承载的整体结构—组合拱。 三.喷射混凝土厚度与强度 由于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计算喷厚的方法,只能供参考或作验算用。现场仍多是根据工程类比按经验数据选取喷厚。 当岩体变形小,稳定性较好时,如果选用拱形断面,一般只需喷射混凝土,不必打锚杆,喷厚为50~150㎜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