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04-09 06:17:16 科学与管理 2018 年 1 期
刘欢楠袁媛
英国循道会派逍入华的医学传教士师惟善,1864年5月来到湖北,致力于传教、医疗救 济、医学教育、中草药研究与口然地理学习,在此传教七年,建立了华屮地区第一家西式医院,著书
《药性总考》、《中英名称对照词典》,为后期来华医学传教士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文依据师惟 善的著作与相关文献,探讨师惟善及其医疗活动、医学传教方法的运用与中医观,重点考察其为推动 中草药对外传播与促进西医及近代科学思想在中国的推广所做的努力,从而为当代屮西文化交流提供 一些经验与启示。
關键词师惟善;医学传教士;英国循道会
小图分类号K25 A DOI 10.3969/j.issn.1003-8256.2018.02.013
0引言
鸦片战争Z后,大批传教士得以进入内地传教。在雒魏林(William Lockhart)、合信(Benjamin Hobson)、嘉约翰(John Glasgow Kerr)、德贞(John Hepbum Dudgeon)等人的推动下,西医 逐渐成为晚清最为重耍的传教手段之一,吸引了各个差会众多医学传教士涌入屮国,师惟善(Frederick Porter Smith)是早期来华传教士之一,他在医学和自然地理等领域取得的众多成就日前尚未引起国 内重视。
近年来,近代I矢学史领域十分关注医学传教士群体,其中一些文章对师惟善略有提及。刘祺⑴
《西方医学在近代中国(1840?1911)医术、文化与制度的变迁》,罗列了包括师惟善在内的19世 纪中叶到20世纪初来华的主要医学传教士,指出师惟善在1864年由英国循道会派遣进入中国;姚 兴富[2]在《耶儒对话与融合——v教会新报〉(1868?1874)研究》中引用师惟善刊登在《教会新报》 上的《劝戒鸦片烟论》;蔡捷恩[3]《中草药传欧述略》,指出师惟善根据《本草纲目》、《广群芳谱》 等书发表《屮国本草学及博物学Z贡献》1,对约1000种中药作了研究;林日杖[4]《论明清时期来 华传教士对大黄的认识一关于明清来华西人中药观的断面思考》肯定了师惟善对大黄的研究,认为 他既是医师又是植物学者;颜宜威[5]《屮国早期教会医院中的眼病与治疗》对师惟善的汉口普爱医院 治疗眼病的状况、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师惟善对当地眼病治疗与医院的看法;何兰萍[6]《早期 屮国教会医院的病患选择与风险规避》中提到普爱医院的眼病治疗情况。
尽管西I矢最初是宣教工具,但在此过程中,I矢学传教士也把先进的I矢学思想、I矢疗技术等知识 传播到屮国,他们尝试在屮国建立西方I矢学体系,将屮国传统I矢学介绍到欧洲。师惟善作为较早来到 中国的医学传教士,他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对后期來华医学传教士具有一定的启发性,通过对他的 研究,可以更加全面的展现医学传教士在中国早期的传教活动,了解19世纪中后期西医东渐的发展 进程以及中医与西医之间的互动,从而进一步窥探中西文化的交流的过程。
1师惟善其人
师惟善(Frederick Porter Smith) 1833年出牛在英国,早期就读于唐顿卫斯理学院,后前往伦 敦皇家医学院深造并获得医学学位。毕业后他没有寻求安定的工作,而是辗转欧洲各地进行游历,尽 自己能力救助沿途遇到的穷苦百姓,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以及生活经验,这段经历拓宽了师惟善的 眼界,也激发了师惟善向外探索的兴趣,促使他加入了英国循道会,故终成为一名传教士并启程前往 屮国献身传教事业。
英国循道会1851年进入中国,在广州、湖南等地得到初步发展,《天津条约》签订Z后,增 开汉口为通商口岸,循道会进一步向湖北地区拓展。1862年,循道会调派郭修礼(Josiah Cox)来 到武汉,开启循道会在这里的传教工作。在此之前,伦敦会传教士杨格非(Griffith John)在传教士 威尔逊(R.Wilson)的陪同下进入汉口,在此已经传教一年,郭修礼的到來受到杨格非的热烈欢迎, 两人将武汉地区划分为两个传教范围,汉水两岸的地区归于循道会,沿长江一带的地区归于伦敦会[7]。 初期的传教工作进展缓慢,应郭修礼请求,循道会从英国派遣医生师惟善前來协助,以期打开新局面。
1863年12ZI 10 H,师惟善及妻子乘船前往中国,于次年5月到达汉口,他是第一个来到华 中地区的英国医学传教士。第二年,循道会传教士沙修道(W. Scarborough)与李修善(David Hill) 也来到此处,协助宜教和医疗救济的工作[7]。來到汉口之后,师惟善与妻子很快投入到当地的工作中, 一个月后,他们租借两间屋子,开设普爱诊所,两年后,诊所因师惟善健康问题关闭。经过儿个月的 休整和准备,师惟善在沙修道等人的帮助下,重新规划和建设,成立了普爱医院[8], 1867年,师惟 善在武昌乂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