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首次静脉推注1mg,间隔3~5分钟1次; 气管内给药为2.0~2.5mg,稀释后给予; 骨内给药,剂量同静脉给药。 * 可增加冠脉灌注压、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室颤幅度和频率及大脑供氧,可作为CPR一线用药。 1mg肾上腺素无效时可考虑应用40U的血管加压素。 有研究发现,优先选择血管加压素要比使用肾上腺素效果好。 * 胺碘酮可作用于钠、钾和钙离子通道,对?受体和?受体也有阻滞作用,可用于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 对心搏骤停患者,如持续性室颤或室速,在除颤和应用肾上腺素无效后,建议使用胺碘酮。 负荷量150~300mg,维持量1mg/min。 利多卡因可使原发性室颤的发生率减少1/3,可使近50%的患者不再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但却未能使其总病死率降低。 一项数据分析显示,利多卡因虽能降低室颤发生率,却同时有使病死率增加的趋势,这可能与心脏收缩力减弱有关。 因其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接近,已不建议给心肌梗死患者常规预防性使用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或多形室速有效,主要为以下4种情况:①心功能正常;②心功能异常,但为单形室速;③QT间期正常;④Q-T间期延长。而利多卡因并非为首选药物。 能有效终止尖端扭转型室速 硫酸镁1~2g稀释到5%葡萄糖溶液缓慢静推 不建议心搏骤停时常规使用 * 副交感神经拮抗剂,可以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提高窦房结的自律性促进心房和房室结的传导,加快心率。 * 不建议常规使用碱性药物 ; 在建立有效通气后使用,首剂1mmol/kg,(相当于5%碳酸氢钠溶液1.66m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纠正,宁酸勿碱,使PH值升至7.25以上即可。 循环支持(C) 心电监测 建立给药途径 常用药物 心搏骤停时心律失常处理 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明确诊断 尽可能查找病因,明确诊断,及时病因治疗。 H: hypoxia 低氧血症,hypovolemia 低血容量, hydrogenion(acidosis)酸中毒,hypothermia低温, hypokalemia 低钾 T: tension pneumothorax 张力性气胸,tamponade cardiac 心包填塞,toxins 毒素, thrombosis血栓 * 简化的高级生命支持流程及新流程 传统高级生命支持心脏骤停流程经过简化和综合,以强调高质量心肺复苏(包括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的重要性,强调应在心肺复苏的非中断期间组织高级生命支持操作。 新的环形流程图 (一)心搏骤停后治疗目标 Post cardiac arrest care high quality CPR, high quality life! 初始目标 ROSC后优化心肺功能 和脏器灌注 ICU内多学科综合治疗 治疗ACS和其他可逆病因 长期目标 提高预后功能(EEG/低温) * (二)心搏骤停后治疗措施 维持有效的循环功能 维持呼吸 脑复苏 器官捐献 (二)心搏骤停后治疗措施 维持有效的循环功能 维持呼吸 脑复苏 器官捐献 (1)建立或维持静脉通路; (2)心电、血压监测。 (3)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脑氧储备耗尽 20-30s 4min 5min 4-6min 6h 10s 脑组织均匀性溶解 脑电活动消失 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 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 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氧代谢停止 心跳骤停脑循环中断后,细胞的损伤进程。 * 一般治疗:充分供氧、加强呼吸管理,维持有效循环和平均动脉压,纠正酸中毒,控制感染和高热。 低温疗法:于心跳一旦恢复并稳定之后即可开始,争取3~6小时内降至32~34℃,维持此温度12~24小时。优先和重点降低脑温,以冰帽或冰水槽作头部降温,全身降温可以采用降温毯等方法。病人恢复听觉为中止降温疗法的指征。 * 血糖控制:静脉输胰岛素予以控制血糖; 脱水疗法:在留置导尿管和循环稳定后静注20%甘露醇或联合应用速尿、人体白蛋白; 可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 钙离子拮抗剂解除脑血管痉挛; * 预防和控制寒战反射或抽搐:可选用巴比妥类、丙嗪类、苯妥英钠、安定静注或肌注,交替或协同应用。必要时可在机械通气呼吸支持下应用肌松药。 调控呼吸和酸碱状态:在FiO2=0.4条件下,保持PaO2在80~100mmHg,PaCO2 30~35mmHg,PH7.35~7.40,尽量不用或少用NaHCO3 * 高压氧治疗:有条件的医院,早期可加用高压氧治疗,1~2次/日,2~4小时/次,但须加强仓内监护和防止进出仓时血压的波动; 激素和脑保护药物: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只可早期应用,过大剂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