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色透练9 筛选概括
[比对训练]
判断下面的选项是否符合原文意思,如不符合,请指出错误原因。
1.(2018·江苏高考)原文片段: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即南京)。
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
(袁枚《重到沭阳图记》,有删节)
试题选项:八十多岁的张、沈两吏是袁枚的老同事,还能依稀记得些许往事,多数事已忘记了。
比对结果:
参考答案 “多数事已忘记了”说错了对象,原文指出“余全不省记”,可见是袁枚本人把多数事都忘记了,“余”即“我”。
参考译文
古代的人往往对过去任职所在地多次问候。大概是贤能的人把老百姓看得如同家人,担任官职而不能忘记任职所在地的百姓,那个地方的百姓,也不能忘记他。我在沭阳担任县令两年,乙丑年,我被贬谪到南京。
有张、沈两个官吏过来,年纪都已八十多岁。他们说起当年我处理某个案件,担任科举阅卷官时推荐某个考卷,我完全不记得了。重提旧事一下子醒悟过来,如同整理儿时的旧书,如同失去的东西重新得到。
2.(2017·山东高考)原文片段: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即谢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谢贞族兄)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贞乃还朝。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试题选项:谢贞非常孝顺,小时候祖母因病难以进食,他便也不进食;父亲去世他悲痛欲绝,之后,奉养母亲未曾间断。
比对结果:
参考答案 “之后,奉养母亲未曾间断”错误。从文段中太清之乱亲属散亡,母亲出家,可推断出“未曾间断”有误。
参考译文
谢贞的祖母阮氏生前苦于中风眩晕,每次发病就一两天不能吃东西。谢贞当时七岁,祖母不吃,他也不吃,亲属同族没有不对此感到惊奇的。十四岁时,遭逢父亲去世,谢贞号哭跌倒在地上,昏倒而后又苏醒的情况有多次。在太清年间的动乱中,亲属离散走失,谢贞在江陵落入敌手,谢暠逃难到番禺,谢贞的母亲在宣明寺出家。等到高祖接受禅让即位,谢暠返还乡里,供养谢贞的母亲,将近二十年。太建五年,谢贞才回朝。
3.(2017·浙江高考)原文片段: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乃随所见闻,能不亡失而思念至也。楚王问萍实①,对曰:“吾往年闻童谣而知之。”此乃以童子为师耳。参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乃能为圣人也。诸葛孔明曰:“诸公读书,乃欲为博士耳。”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名为腐儒,亦学者之一病。
仆自元和已来,以至今日,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典刑制度,征伐叛乱,考其当时,参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为一家事业矣。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如足下天与之性,万万与仆相远。
(杜牧《上池州李使君书》,有删节)
[注] ①萍实:南方池泽中常生蓬草的果实。
试题选项:作者认为自己在学问上虽可成就一家之事业,但还是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轻目重耳,拘泥于所见而不知适应变化的弊病。
比对结果:
参考答案 选项中“拘泥于所见而不知适应变化的弊病”是对诸葛孔明说的那类人的评价,“轻目重耳”是学者的通病。
参考译文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说他根据所见所闻,能够不丢失并且牢牢记在心里。楚王问(孔子)什么是萍实,(孔子)回答说:“我前几年听到儿童的歌谣因而知道它。”这是他把小孩子当作老师啊。参照上古的书籍,再结合见闻加以斟酌,才能成为真正的圣人。诸葛孔明说:“你们各位读书,是想成为知识渊博的人罢了。”这是因为受眼前见到的事物局限,而不懂得适应变化,叫作“腐儒”,这也是做学问人的一个弊病。
我从元和年间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听到见到的名人才子的讨论,(大多涉及)典章刑罚制度、征战讨伐叛乱方面的事情,考察他们当时的情况,用前代的事情验证,能够没有遗忘丢失并且记在心里,也可以成就一家之事业了。只是我随时看见随时遗忘,随时听到随时荒废,全是因为轻视所见偏重听闻的过错,这也是做学问人的一个弊病。像您是上天赋予天性,我与您相差实在很远。
4.(2016·山东高考)原文片段:晏子对曰:“……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试题选项:晏子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使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餐作业42 胚胎工程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doc
-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专题练(二) .doc
-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专题练(三) .doc
-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专题练(五) .doc
-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专题练(一) .doc
-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集训: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doc
-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集训:2.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doc
-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集训:3.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 .doc
-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集训: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doc
-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集训:5.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doc
-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第二编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微案五 半卷练7 .doc
-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第二编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微案五 特色透练10 .doc
-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第二编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三 微案 半卷练8 .doc
-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第二编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三 微案 特色透练11 .doc
-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第二编 古诗文阅读 专题四 微案 半卷练9 .doc
-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第二编 古诗文阅读 专题四 微案 特色透练12 .doc
-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第二编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选修 半卷练6 .doc
-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第三编 语言文字应用 专题四 微案 半卷练13 .doc
-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第三编 语言文字应用 专题四 微案 特色透练16 .doc
-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第三编 语言文字应用 专题五 微案 半卷练14 .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