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质谱原理及应用PPT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机质谱原理及应用;课 程 安 排 第一部分:理论基础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有机质谱仪 第三章:质谱/质谱 第四章:质谱法测定分子结构(一),小分子 第五章:质谱法测定分子结构(二),大分子 第六章:LC/MS,LC/MS/MS应用举例 第二部分: LCQ离子阱质谱仪原理及应用 第一章:Thermo Finnigan LCQ离子阱质谱仪介绍 第二章:Xcalibur软件应用技巧 第三章:Mass Frontier 软件辅助解析 第三部分:上机实验 时间安排大致如下:第一部分,6-8次课。 第二部分,1-2次课。 第三部分,1次课或第一和第二部分课后进行或单独安排时间。 ;; §1.2 质谱分类; §1.3 质谱学的发展历史 一、质谱学领域的诺贝尔(Nobel)奖 1906年:物理奖 J. I. Thomson 贡献:正电荷离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 ? 磁质谱仪的基 础同位素分析 1989年:物理奖 W. Paul 贡献:离子阱技术的发明。 2002年 :化学奖 J. B. Fenn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贡献:电喷雾(ESI)电离方法 生物大分子分析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for Mass Spectrometry of Large Biomolecules, J. B. Fenn, M. Mann, C. K. Meng, S. F. Wong and C. M. Whitehouse, Science 246, 64 (1989) Koichi Tanaka (田中耕一) Shimadzu Corporation,Japan 贡献:激光辅助解吸电离质谱(MALDI)电离方法 生物大分子分析 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 2, 151 - 153 (1988), Koichi Tanaka, Hiroaki Waki, Yutaka Ido, Satoshi Akita, Yoshikazu;二、质谱学的历史事件; 1952年,Martin 气相色谱方法 1953年,Paul等 四极杆分析器(Quadrupole analyzers) 1956年,Gohlke and McLafferty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Beynon 高分辨质谱仪 (High-resolution MS) 1965年,Hipple等 离子回旋共振(Ion Cyclotron Resonance) 1966年,Munson and Field 化学电离(Chemical ionization) 1967年,McLafferty and Jennings 串联质谱(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1973年,McLafferty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LC/MS),热喷雾方法 1974年,Comisarow和Marshall 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 1981年,Barber等 快原子???击电离质谱(FAB MS), 生物中,小分子,2000以内; 1989年,J. B. Fenn 电喷雾电离 Koichi Tanaka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1990年,Katta and Chait 电喷雾电离质谱观察蛋白质构象改变 1993年,商品电喷雾质谱仪 1995年,付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与ESI和MALDI联用) 1998年,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仪(Delay Extract, Reflectron技术);三、我国质谱发展概况;§1.3 常用概念;三、同位素 化学上,氖的原子量为20.2, 质谱上:氖不在m/z20.2处出峰,而是在m/z20和m/z22处各出一个峰, 该峰的相对强度为10:1。为什么?质谱测定的是微观离子,不是宏观上的平均的概念。;同位素分布的二

文档评论(0)

tianebandeya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