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框架填充墙结构及碳纤维加固后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构工程专业论文.docxVIP

框架填充墙结构及碳纤维加固后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构工程专业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lassified Index:TU375.4 TU352.1 U.D.C:624 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Engineering ANALYSIS OF SEISMIC PERFORMANCE OF INFILLED RC FRAME BEFORE AND AFTER RETROFITTED BY CFRP Candidate: Pan Xiaolan Supervisor: Prof. Wang Zhenyu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Engineering Speciality: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ffiliatio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Date of Defence: July, 2012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 - I - 摘 要 2008年汶川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震害,各 国规范积极贯彻的“强柱弱梁”破坏机制几乎没有得到体现。由于填充墙对框架 梁抗弯刚度的约束增强作用,导致许多框架填充墙结构在柱端出现塑性铰进而引 发结构的整体倒塌,结构呈现出“强梁弱柱”的破坏机制。同时,填充墙沿结构 竖向布置不连续造成的结构薄弱层失效、填充墙平面布置不对称造成的结构扭转 破坏、窗间墙造成框架柱发生的短柱剪切破坏、填充墙倒塌造成的人员伤亡及阻 塞逃生通道等震害表现也随处可见。汶川地震中破坏严重的框架填充墙结构引发 了我国土木工程界的广泛关注与思考,开始重新审视填充墙与框架之间的协同工 作机制以及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 汶川地震后,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从多方面加强了对RC框架填充墙 结构的设计要求,这就导致大量按旧规范设计的现役框架填充墙结构不能满足新 规范的抗震要求。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不能采取逐步新旧交替的大规 模拆除重建来缓解现役结构面临的地震风险,而应采取主动的震前抗震加固思想, 此次汶川地震的惨痛经历也昭示了对现役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进行震前抗 震加固刻不容缓。 本文主要研究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探讨采用碳 纤维对框架填充墙结构进行抗震加固的合理方法,研究内容包括: 1. 确定填充墙的等效斜撑模型,基于Perform-3D软件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 墙结构的伪静力试验和振动台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来验证 Perform-3D静、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及填充墙等效斜撑模型的正确性; 2. 采用Perform-3D对全填充框架填充墙结构及底部大空间、上部带填充墙的 框架结构分别进行了静、动力弹塑性分析,通过与纯框架抗震性能进行对比,考 察填充墙对这两类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 3. 对全填充和底部大空间框架分别设计了不同的碳纤维加固方案,对比分析 不同加固方案下加固前后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变化,得到框架填充墙结构采用碳 纤维抗震加固的合理方法。 基于上述研究工作,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 对全填充框架结构,填充墙 对结构低阶振型影响显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在0.4~0.6之间;(2) 考虑填充墙影响 时,全填充框架结构的水平承载力和刚度分别是纯框架的1.7倍和5倍,而底部大空 间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水平承载力变化很小;(3) 由于填充墙的刚度增大效应,框架 填充墙结构的变形能力大幅降低,尤其在底部大空间框架结构的首层更容易形成 薄弱层,成为“上刚下柔”型结构,地震作用下仅首层柱是主要的耗能构件,结 - - II - 构整体抗震性能较差;(4) 填充墙的存在使结构所能抵抗的最大地震动加速度峰值 降低,削弱了结构的抗震能力,更易形成“强梁弱柱”的破坏机制;(5) 碳纤维加 固全填充框架结构的合理方法是加固首层框架梁与柱,而对底部大空间结构,仅 加固框架梁、柱并不能显著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应采取其它更为有效的加 固方法,比如在首层增加填充墙或剪力墙等措施。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碳纤维;抗震加固;Perform-3D;弹塑性静 力分析;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 - PAGE VI - Abstract Dur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2008, the RC frames with infill wall suffered serious damages, and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strong columns an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