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变能利用与国际热核试验堆培训课件.pptVIP

聚变能利用与国际热核试验堆培训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L-2A 中科院等离子体所 先后建成HT-6B、HT-6M等托卡马克实验装置 1991年从俄罗斯库尔恰托夫原子能所引进T-7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及其低温系统,对T-7进行根本性的改造, 1994年底成功地建成大型超导托卡马克装置HT-7 2004年4月11日至6月14日在HT-7装置上高温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放电脉冲长度突破了百秒关,达到了240秒 HT-7超导托卡马克装置 我国新一代核聚变实验装置 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所设计制造的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工程总投资近3亿元,今年7-8月进行首次放电实验。这是世界上第一套实际运行的核聚变实验装置。 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实验装置(EAST) , 温度:5千万至1亿度 存在时间达1000秒 EAST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成并真正运行的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这个装置将在未来10年内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EAST装置 聚变能利用 与国际热核试验堆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郑春开 当前的能源问题 与 长远的根本出路 人类生存发展面临能源的严峻挑战 化石燃料资源有限,不可能长期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 化石燃料 (煤炭、石油、天然气)有限, 几十、百余年或2-3百年将耗尽! 直接燃烧化石燃料,给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排放大量有害物质和二氧化碳(温室效应) 一氧化碳、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三、四苯芘(强致癌);放射性飘尘(辐射损伤)。 核能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能源! 聚变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 核能:裂变能和聚变能 裂变能利用: 热堆电站:铀利用率太低~1-2%(只用235U) 快堆电站:铀利用率:60-70% 天然238U (包括热堆乏燃料!)通过中子增殖,再生核燃料239Pu, n → 238U → 239U → 239Np → 239Pu “烧掉”铀-238,再生更多的钚-239, 核燃料再生利用 铀资源可用2000年! 根本解决能源问题:利用聚变能 聚变能利用原理 与历史回顾 聚变反应与聚变能 聚变反应发现 1934年,澳大利亚奥利芬特(Oliphant)用氘轰击氘,生成一种具有放射性的新同位素氚,第一个实现了D-D核聚变反应 1942年美国普渡大学的施莱伯(Schreiber)和金(King)又首次实现了D-T核反应 聚变反应与聚变能 聚变反应: D + D → 3He + n + 3.27 MeV D + D → T + p + 4.03 MeV D + 3He → 4He + p + 18.35 MeV D + T → 4He + n + 17.59 MeV ? D是氘核(重氢)、T是氚核(超重氢) 总的反应效果: 6 D → 2 4He + 2p + 2n + 43.24 MeV 平均每核子的聚变能比裂变能大4倍 聚变的燃料资源丰富 海水氘(D)在氢中占1/6500, 每升海水中含氘33mg 每升海水聚变能 = 300升汽油燃烧释放能量 海水中氘总量 35万亿吨 ,可用几亿年! 氚天然不存在, 靠锂生产: n +6Li → T + 4He + 4.8 MeV 地球上锂丰富,我国可采的锂数百万吨;聚变产生1万亿度电只需100吨锂; 氦-3:月球上丰富,50-500万吨,用月球车运回1000吨,可发电万亿度, 现在谈氦-3利用是过早了! 巨大太阳能的来源 太阳核聚变: 主要是质子循环 p + p → D + β+ + ν p + D → 3He + γ 3He + 3He → 4He + p + p 4 p → 4He + 2e+ + 2ν + 26.7MeV 比235U每核子裂变能大8倍。 太阳每天聚变“燃烧”50万亿吨氢,太阳的氢可稳定燃烧几十亿年! 地球上建造的产生核聚变能装置,称“人造太阳”。 聚变能利用原理 聚变反应的困难 两个核都带正电,引起聚变反应必须克服库仑斥力。设想的方法有三种: 1.用加速器加速氘核,再使其轰击含氘的固体靶,引起核聚变很容易,但在能量上得不偿失! 2.用两束高能氘核对撞实现核聚变, 两束氘核几乎是完全透明,几率太低! 3.受控热核反应 :将一团氘核约束在一起,并加热使其到达足够高的温度,形成完全电离气体,称“等离子体”,通过核间频繁地碰撞,依靠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