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戒子歆书》--公开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课《戒子歆书》 西汉 . 刘向《戒子歆》选自《全汉文》 告歆无忽:若未有异德,蒙恩甚厚,将何以报?董生有云:“吊者在门,贺者在闾。”言有忧则恐惧敬事,敬事则必有善功,而福至也。又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言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故吊随而来。齐顷公之始,藉霸者之余威,轻侮诸侯,蹇之容,故被鞍之祸,遁服而亡,所谓“贺者在门,吊者在闾”也。兵败师破,人皆吊之,恐惧自新,百姓爱之,诸侯皆归其所夺邑,所谓“吊者在门,贺者在闾”也,今若年少,得黄门侍郎,要显处也。新拜皆谢,贵人叩头,谨战战栗栗,乃可必免。 “吊”是“慰问”,家中有忧事,别人来慰问。“闾”是“里巷”。 吊者在门 贺者在闾,是说一个人,如果家中有值得忧虑的事,就会小心谨慎地做人做事;这样一来,一定会有好的成果和福气,乡亲(就是“闾”中之人)就会来祝贺。 后面的“贺者在门,吊者在闾”则相反,说人有好事,得意忘形,迟早要遭遇坏事(人家会来“吊”)。 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课外拓展:中国古代家训格言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国 刘备 这句话是三国时期刘备在临终时嘱咐儿子刘禅所说的,意在教育刘禅不可轻视小事情,不要因为好事影响小就不去做,也不要因为坏事影响小就去做。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 诸葛亮 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更为通俗一点就是: 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等。 ——宋 司马光 所以人之常情就是,从节俭到奢侈容易,而从奢侈转到节俭却很难 。 第6课《世说新语》二则 南朝 刘义庆 身无长物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 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 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 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译:王恭从会嵇回来,王大去看他。王大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就对他说: 你从东边回来,一定富裕这种东西,能不能给我一领? 王恭没有回答。王大去后,王恭就把坐着的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自己没有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此事,就对王恭说: 我本来以为你那里多呢,所以才要的。 王恭回答: 您不了解我,我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身无长物: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就是说王恭自称很穷,表明他的简率。 近义词:别无长物 空空如也 阮囊羞涩 家徒四壁 《桓子野吹笛》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桓子野吹笛》译文 王子猷坐船进京,还停泊在码头上,没有上岸。过去听说过桓子野桓子野擅长吹笛子,可是并不认识他。这时正碰上桓子野从岸上经过,王子猷在船中,听到有个认识桓子野的客人说,那是桓子野。王子猷便派人替自己传个话给桓子野,说:“听说您擅长吹笛子,试为我奏一曲。”桓子野当时已经做了大官,一向听到过王子猷的名声,立刻就掉头下车,上船坐在马扎儿上,为王子猷吹了三支曲子。吹奏完毕,就上车走了。宾主双方没有交谈一句话。 王子猷是何许人也? 他叫王徽之,是东晋鼎鼎大名书法家、写《兰亭集序》和独笔鹅的王羲之的第三个儿子。字子猷。 东晋名士,清高自恃。 桓子野典故 一往情深 发生地乌衣巷 典故 东晋时有个叫桓子野的人,善于吹奏笛子,也很喜欢听别人吹奏笛子。每当听到好听的乐曲他就激动不已。当时住在乌衣巷的的宰相谢安听说桓子野喜欢音乐到了如此地步,赞赏说:“桓子野对音乐的这份感情应该是发自内深处的,只要一听到好听的音乐就激动的不能控制自己。” 世说新语简介 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的一部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的书。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撰写,梁刘峻(字孝标)注。汉代刘向曾著《世说》,早已亡佚。该书原名《世说》,后人为与刘向书相别,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今名。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

文档评论(0)

小红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