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商标权保护范围的变迁与展望
我国商标权保护范围的变迁与展望
法 律 硕 士 专 业 学 位 论 文
论遗失物的归属问题
Discussion about
the Attribution of the Lost property
作 者 姓 名: 冯 娜
指 导 教 师: 谭 启 平 教授
西 南 政 法 大 学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我国商标权保护范围的变迁与展望
我国商标权保护范围的变迁与展望
内容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财富的日益增多,频繁的地域流动和快节奏的 生活会使人们不经意间遗失已占有的财物。而高频率的位置移动和过高的时间成本让部 分失主放弃寻回遗失物,使得物品不能回到原主人的手里重新发挥作用;而另一方面, 由于缺乏物质刺激和拾金不昧、拾得一定要上交的传统意识使得路人不愿捡、不敢捡、 即使捡了也缺乏上交动力但也不敢正大光明的使用,这就使得物品难以找到新的主人再 次发挥作用。
这一矛盾现象的根源就在于我国遗失物拾得制度既未赋予拾得人可以附条件取得 遗失物的所有权,也未肯定拾得人的取得时效利益。但只有物尽其用,有限的社会资源 才能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何才能使遗失物不被搁置而被尽其所用呢?如何才 能使以遗失物为标的的民事法律关系顺利进行,从而维护现存的交易秩序呢?在这种种 的法律关系中,遗失物的归属问题无疑是一条主线。要构建一项完善的遗失物拾得制度, 合理解决遗失物的归属问题是重中之重。文章除引言外,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将详细说明我国关于遗失物拾得制度的相关规定,不仅包括现行的《民法 通则》《民通意见》《物权法》,还详细介绍我国几千年来自西周至民国时期的相关立 法,借讨论不同朝代各自在何种情况下做了关于遗失物不同归属的规定,来为我国于现 行情况下应作何种归属判断提供前车之鉴。
第二部分主要通过比较法研究对遗失物归属做了截然相反规定的两大立法例 —— 古罗马法和日耳曼法,并着重介绍了日耳曼法系中现代西方各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制度 模式,以展现现代西方法治国家规定的拾得人可以附条件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才是正确 的选择。通过比较研究意大利和德国的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的程序我们发 现,拾得人繁多的义务、较长的法定期间对于价值微小之物是“大材小用”。
第三部分就着重探讨对于价值微小之物可以规定时效取得制度。什么是取得时效制 度?取得时效制度又是否必须以善意为要件呢?
第四部分指出我国现行立法的两大不足:一是未规定拾得人取得所有权所附的条 件,二是未赋予拾得人时效取得利益。任何制度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就要求我
我国商标权保护范围的变迁与展望
们以辩证的态度来看待外国法遗失物拾得制度。只有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才能让外国法中遗失物拾得制度中先进的法律精神为我所用。 第五部分将着重讨论我国的遗失物拾得制度应如何从界定拾得人取得所有权所附
的条件和设立取得时效制度两个方面来重构。 赋予拾得人可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的权利,不仅可以实现物尽其用,促进市场
经济的发展,更体现了权利义务相一致的法律原则,有助于实现实质公平。这是社会经 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法治进步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遗失物;拾得人;附条件取得所有权;取得时效;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 the growing material wealth , frequent geographical mobility and fast-paced life that people will have been inadvertently lost possession of the property. The location of high frequency and high moving costs for some time to locate lost property owner to give up , making the goods back to the original owners hands can not be re- play ; On the other hand , the lack of incentives and lost money , Lost must be turned over to the traditional sense of making passers-by do not want to pick up , afra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全过程管控培训课件.pptx VIP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培训课件.pptx VIP
- 培训课件_1411dxs小天鹅纯臻2.0新品1411DXS系列.pdf VIP
- 2022年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管理专业综合基础考研真题.pdf VIP
- 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docx VIP
- 《民族音乐鉴赏方法:音乐鉴赏课教学教案》.doc VIP
-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赏析:音乐鉴赏课程教案》.doc VIP
- 水果店的创业计划书.docx VIP
- 一种模块式双向卡瓦锚定机构.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