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第七章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ppt

社会医学第七章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性格的情感特征:是指一个人在情绪情感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主要表现为人在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个别差异,主要涉及人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的个体差异。 2. A-B-C-D型性格 A型性格的特征:有雄心壮志,喜欢竞争,出人头地,性情急躁,缺乏耐心,容易激动,有时间紧迫感,总想一心二用,行动匆忙,工作投入,对人有敌意。 A型性格的人常处于紧张、急躁、忙乱的状态,情绪反应强烈。 易患失眠、头痛、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A型性格被认为是与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及高血压并列的四项冠心病危险因子之一。 B型性格主要特征: 安于现状,不好与人竞争;主动性、进取心不强;悠闲自在,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 无时间紧迫感,做事不慌不忙,喜欢慢节奏的生活,遇事从容不迫, 耐心沉着,有耐心,性情温和。 此种性格相对健康。 C型性格主要特征: 强烈的自我克制:情绪上持续处于压抑状态,即不善于表达或发泄,诸如焦虑 、抑郁、绝望等情绪,尤其是经常竭力压制原本应该发泄的愤怒情绪。 行为出现退缩:由于负性情绪不能及时宣泄,而导致一系列退缩表现,出现忍让、自我克制,依赖、顺从、回避矛盾、怒而不发,迁就或怕得罪人而放弃自己的爱好、需要,易出现无助、无望的心理状态。 疾病发病率高: 宫颈癌发病率比其他人高3倍,患胃癌、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危险性更高。 D型性格的特征是孤僻、沉默、消极、固执、不合群,并容易焦虑和冲动。D型性格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五)情绪与健康 1 . 情绪、情感的定义  情绪(emotion)和情感(affection)统称为感情(feelings)。 情绪是指感情反映的过程,是人的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即感情的体验和感受。而情绪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表情。 2.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首先,情绪和情感的适应功能。 其次,情绪和情感具有动机功能。 再次,情绪和情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功能。 还有,情感和情绪具有信号功能。 3. 情绪情感的两极性与分类  情绪和情感从进化的角度可以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还可以按情绪的状态进行分类,也就是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亦称心情。心情持续时间短则几小时,长则几周、几月,甚至更长。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此种情绪伴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 应激是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二、心理压力与健康 (一)心理压力相关理论 1.应激理论 2.生活事件刺激理论 3.心理认知理论 4.压力适应理论 (二)压力源的种类 (三)压力的后果 (四)压力源的测量 第三节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一、行为生活方式及分类 (一)行为生活方式的概念 1.行为的概念 行为(behavior)是个体或群体对环境刺激做出的能动反应。广义的行为可分为内在行为和外显行为。内在行为是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外显行为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行为。一般而言的行为主要指外显行为。 2. 生活方式的概念 生活方式(lifestyle)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所从事的一切活动方式,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资料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狭义的生活方式则指包括物质和精神生活资料的消费方式。 (二)行为生活方式的分类 二、不良行为生活方式产生的观点与理论 三、健康行为生活方式 健康的四大基石 四、常见不良行为生活方式 第四节 心理与行为生活方式的干预 第四节、心理与行为生活方式的干预 一、个体干预 二、群体干预 三、不同场所的干预 本章小结 1. 心理(mind)是心理现象的简称,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又可分为认知过程(cognition process),情感过程(feeling process),意志过程(will process),简称知、情、意。 2.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形式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人格相对稳定。心理不健康指是一种动态失衡的过程。心理不健康状态可以含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 3.心理学中将“stress”被译成应激或压力,压力理论出现综合化的趋向,一个人在面对生活事件或小的生活困扰时,认知系统、人格特征作为中介系统对压力的适应起到了增益或消解的作用;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也消解了压力的作用。 4.行为是心理的外显表现,生活方式是一种连续性的行为。不良行为生活方式的形成有其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 5. 针对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和心理问题的干预,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