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备课资料).docVIP

第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备课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易错字 衰微(shuāi) 弥高(mí) 赫然(hè) 迭起(dié) 卓越(zhuó) 锲而不舍(qiè) 兀兀穷年(wù) 迥乎不同(jiǒng) 气冲斗牛(dǒu) 沥尽心血(lì) 群蚁排衙(yá) 2.多音字 校( 斗( 钻( 济( 切( 劲( 漂( 3.形近字 籍( 稿( 锲( 迥( 宵( 楷( 4.近义词辨析 词语 词义 不同点 巧辨 截然不同 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两件事物没有共同之处。 毫不相干的两物称“截然不同”; 差别较大的两物称“迥乎不同”。 迥乎不同 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 指相距很远或差别很大的样子。 5.词语释义 衰微:(国家、民族等)衰弱,不兴旺。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 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潜心贯注:用心专而深,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上面。 心会神凝:心思精神完全会聚和集中起来。 一反既往:完全与已经过去的情况不一样。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臧克家(1905-2004),现代著名诗人,山东诸城人。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烙印》,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以后又相继出版了《泥淖集》《呜咽的云烟》《泥土的歌》《春风集》《欢呼集》及《臧克家诗选》等诗集。  【文题解说】  说话和行动是极平常的事情,可是,这“说”和“做”放在闻一多先生的身上却与众不同,以此为题,点明写作对象和内容,简洁明快。  【创作背景】  臧克家于上世纪30年代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1980年2月又写了本篇叙事散文,介绍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革命家的光辉事迹。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作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了他的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为革命家的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了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链接一:  闻一多的爱国情  闻一多先生敢于同黑暗势力大胆抗争、热情追求民主的精神,是大家所共知的。这不仅说明他个性的刚烈、刚强,也显示了一个正直的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时代的献身精神。  1925年,闻一多先生从美国留学归来,看到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社会现实,心中的梦幻破灭了,但诗人还有爱国热情、正义感和向黑暗势力作斗争的勇气。他对人生、对社会、对现实、对祖国也并非心如死灰槁木,而是从痛恨走向愤激。诗人当时的确对未来有某种不可知、未能知的憧憬,但为了希望,他让“丑恶”去开垦,而“丑恶”并不一定就暗示着希望。因为这希望太神圣、太艰难了,它藏得很深很深。  当时的闻一多对人民革命还缺乏理解,在政治立场上还接近国家主义,至少他不在“五四”以来人民革命的主流之中,但是他心中爱国的火焰始终在跳跃。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烧得很痛,却没有能力炸开那禁锢我的地壳,放射出光和热来。少数跟我很久的朋友才知道我有火,并且就在《死水》里感觉出我的火来。”“死水里藏着火”,于绝望中去寻求希望,是爱国激愤之情的一种表现。这种于绝望处写希望的诗情,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鲁迅先生几乎是同一时期在《野草》里的名言:“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同。”这句话是整个“野草”精神的象征。一方面是失望,觉得希望很虚妄,但没有希望地走下去,是不是就要走向绝望呢?反过来诗人又没办法相信绝望是一种实际,绝望也是虚妄的,所以这种情绪表现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正是心中的这一把火,让闻一多先生把一腔热情献给了心爱的祖国。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决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解放战争时期,他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  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链接二: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反思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课内容丰富,意蕴深刻,但我教得较为轻松。主要是注意了五个方面:一是抓住了课文词汇量丰富的特点,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达到会释义、会运用。二是抓住文章充满生命情感、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的特

文档评论(0)

dsw285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