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者:羅伯·蘭薩博士(Robert Lanza, MD) :鮑伯·博曼(Bob Berman) 「宇宙在哪裏?」 ? ──宇宙只存在於你的大腦中 利貝特的大腦實驗證明:是大腦先做出下意識的決定,然後人類才會覺得是「自己」做了有意識的決定。這意味著我們一輩子都誤以為有一個操縱控制桿的「我」在負責大腦運作。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 接下來的許多章節將以空間與時間的討論(尤其是量子論),來支持生命宇宙論的觀點。不過,我們必須先用簡單的邏輯來回答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宇宙在哪裏?我們必須跳脫傳統思維與公認的假設,這些思維與假設部分源自語言本身。 內與外:兩個世界的迷思 ?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的觀念是宇宙基本上可分為兩部分:我們自己與外在世界。這種觀念似乎相當合理而且顯而易見。一般而言,所謂的「我」就是我所能控制的事。我能控制自己的手指,但是我無法叫你的腳趾扭一扭。這種二分法的主要基礎就是控制。皮膚通常被視作「自己」與「非自己」的界線,強調我就是這副身軀,僅此而已。 「我」的認知完全來自大腦 ? 當然就算身體的一部分消失了,你依然覺得自己存在於「此時此地」,就像失去雙腿的截肢者一樣,至少主觀的存在感不會消減。從這個邏輯出發,很容易就能推論出「我」的認知完全來自大腦;只要保留頭部,就算心臟和其他身體部位都換成人工的,被點到名時這顆頭還是會回答:「我在這兒!」 奠定現代哲學旳笛卡兒(Rene Descartes)的中心思想是意識至上,與存在有關的所有知識、真相與原理都必須始於一個人對心智和自我的感受,因此他才會說出這句雋永銘言:「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除了笛卡兒和康德(Kant),當然還有許多哲學家思辨過這些問題,例如萊布尼茲(Leibniz)、柏克萊、叔本華(Schopenhauer)與柏格森(Bergson)等等。但是笛卡兒與康德肯定是最偉大的哲學家,開創了現代哲學史的新時代。「自己」是這一切的起點。 何謂「自我感」? ? 思考=我,停止思考=忘我? ? 關於「自我感」的著述甚多,甚至有宗教(例如在佛教四個分支中的其中三個分支中的其中三個分支、襌宗和印度教主流的不二論)完全建立在證明自我獨立於巨大的宇宙之上,自我基本上只是虛幻的存在。可以說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反省」意味著思考本身等同於「我」這種感受,就像笛卡兒那句言簡意賅的格言。 停止思考就能體驗到硬幣的背面。許多人都有過這種經驗:觀察嬰兒、寵物或自然生物時會湧現難以形容的喜悅,那是一種「忘我」的感覺,就本質上來說等於把自己變成了被觀察的對象。一九七六年一月二十六日的《紐約時報雜誌》〈New York Times Magazine〉刊載了一篇文章討論這種現象,並附上一項調查指出,至少有百分之二十五的美國人曾經至少經歷過一次可以稱之為「與萬物合而為一」的感受,以及「整個宇宙都擁有生命」的感受。在六百位答題者之中,有百分之四十提到這種感受是「確信愛是萬物的核心」,而且能帶來「深刻的安寧感」。 聽起來很美好,但是多數人都不曾有過這種體驗。就像經過夜店門口的路人,他們很可能不以為然,覺得這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或錯覺。就算調查本身有堅實的科學基礎,但是調查結果卻沒什麽意義。想要了解「自我感」,我們需要的不只是這種調查。 停止思考時,意識到哪去了? ? 或許我們假設當思考旳心智休息時,會發生某件事。字面上的停止思考或做白日夢,顯然並非停止去感受或腦袋一片空白。這種情況比較像是意識逃離提心吊膽、緊張兮兮的單人牢房,跑到劇場的其他區域,這些區域的燈光比較明亮,周遭事物感覺起來也更直接、更真實。 這間劇院在哪條街上?生命的感覺在哪裏? ? 我們可以先從看得見的東西出發,也就是此刻我們感知到的一切,例如你手上的這本書。語言和習慣告訴我們,萬物都存在於外在世界。但是我們已經知道,只有跟意識產生互動的東西才能夠被感知到,因此生命宇宙論的首要原則就是:大自然或所謂外在世界必須跟意識建立關聯,兩者都不會單獨存在。意思就是說,在我們沒有看著月亮的時候,月亮並不存在。主觀而言,這一點再明顯不過。就算我們認為月亮仍在繞行地球,或是其他人可能正在看著月亮,這些想法只不過是我們的心理產物罷了。關鍵是,如果意識根本不存在,月亮如何繼續存在?又是以什麽樣的形式存在? 「外在世界」存在於大腦或心智之中 ? 當我們觀察大自然的時候,我們看見了什麽?畫面-地點與神經機制提供的答案,比生命宇宙論更直截了當。因為樹、草、你手上的這本書與你感知到的一切都是真實的,並非出於想像,因此它們必定存在於某個地方。 人類生理學提供的答案明確無比:眼睛與視網膜收集光子,光子是電磁力的載具;光子被送進繁忙的神經管線,直到大腦後方出現畫面本身的真實感知,並且由附近的其他地點補充增強;這些地點位於如銀河般廣大而錯綜複雜的特殊區塊,神經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十章正交试验设计.ppt VIP
- 鲁拜集(黄克孙郭沫若对照).pdf VIP
- (2025秋新版)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5 .制作动物分类图册》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精品)成都七中学校自主招生考试试题 .pdf VIP
- 小学二年级新学期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docx VIP
- 现浇箱梁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长方形与正方形.ppt VIP
- QFSN-600-2型发电机铁心损坏分析 Analysis on Damage of QFSN-600-2 Generator Core.pdf VIP
- 小学二年级新学期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pdf VIP
- 小箱梁吊装履带吊安拆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