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1)Br2+SO2+2H2O=4H++2Br-+SO42- (2)分液 (3)氯化后的海水虽然含有溴单质,但浓度低,如果直接蒸馏原料,产品成本高。“空气吹出、SO2吸收、氯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Br2的浓缩过程。 4、(1)B (2)A 滴加足量CaCl2溶液后,静置,待上层溶液澄清后继续滴加CaCl2溶液,不出现浑浊 (3)酸式滴定管、100ml容量瓶 5、(1) ①如图配置 ②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缓慢滴加。 浓H2SO4 Na2SO3 NaOH (2) ①Na2SO3 变质 ;取待测试样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先滴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入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Na2SO3 固体已变质 ②使用的硫酸不是浓硫酸;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样,涂白纸不变黑,则证明该溶液不是浓硫酸。 ③装置漏气;用肥皂水涂抹在各个连接处,如果有接口处有肥皂泡冒出,则证明该处气密性不好。 KAl(SO4)2·12H2O Al、Mg、Cu Mg、Cu NaAlO2,NaOH Na2SO4 Al(OH)3 Al2(SO4)3 K+、Al3+、SO42- 7.(1)AlO2- + H+ + H2O = Al(OH)3↓? 或 Al(OH)4- + H+ = Al(OH)3↓ + H2O??;????用洁净的玻璃棒沾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待变色后,与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 (2)加热浓缩?? 冷却结晶? 过滤??????? ? (3)减少产品的损失(或“减少晶体的溶解”或“明矾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小”等);往漏斗中加入洗涤剂至浸没固体,自然流出,重复2~3次?????? (4)不可行;因为按此方法获得的溶液中还含有Mg2+,最后得到的产品不纯。 8、 (1)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及其其他合理答案中的任意两种 (2)Cl2?? NaOH???? NaClO (3)富集溴元素 (4)Br2+SO2+2H2O=4H++SO42-+2Br-??? 强酸对设备的严重腐蚀 【学习目标】 1、掌握灼烧、溶解、过滤、萃取、分液等实验操作; 2、了解实验样品预处理、富集等在实验中的应用; 3、体会在物质的提纯、分离实验中试剂浓度、用量的重要性; 4、通过海带中提取碘等实验了解从原料中直接或间接获取物质的实验方法。 【实验任务】 从干海带中提取碘单质固体 【实验流程】 实验前讨论 为什么溶解海带灰时要煮沸2~3min? 学生:加快溶解 讨论:煮沸与煮沸2~3min是否有区别?为什么控制时间? 讨论结果:加快I-溶解,使海带灰中I-尽可能全部溶解。 不全面 对应高考题 (2009年广东卷22).(12分) 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3.MgSiO3、CaMg(CO3)2、Al2O3和Fe2O3等,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要求写出两条) (1)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增加浸出时间;(或其他合理答案) 特点:从生产实际出发设问 实验前讨论 画出实验中物质转化流程,已知海带灰中还含有钾钠的硫酸盐、碳酸盐等 有I-、K+、Na+、SO42-、CO32- I-、IO3-、Na+、OH- I2 (固) 、 I2 (液) 、 Na+、SO42- 有I-、I2、K+、Na+、SO42- 实验中讨论 观察过滤后滤液颜色,解释原因; 学生:I-呈黄色;氧气氧化I-为I2 ,但不会根据环境写方程式解释原因 讨论:写出相应方程式。 4I-+O2+4H+→; 第一次过滤是否要洗涤,(如果洗涤,注意洗涤方法) , (如果想不明白,可以先动手尝试) 沉淀是否需要; 讨论:高一时该实验没有洗涤,为什么现在要洗涤? 讨论结果:实验目的不同。 第一次萃取分液后,是否要进行二次萃取; 如何控制40%的NaOH溶液? 学生:部分作到溶液颜色变浅后,开始后续实验 讨论:加NaOH溶液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判断I2反应完全? 问题设置目的是引导学生重视对物质变化的分析 第二次分液时,碘元素在哪一层,有机层如何处理? 工业流程图解题的困难之处在于学生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流程 实验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学生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物质分析的习惯 第2次酸化时如何控制加硫酸的量?实验中某同学滴加45%硫酸时发现溶液局部变为棕色,并很快褪色,请解释原因? 学生:缺乏对实验现象细致观察, 缺乏对实验现象认真思考 讨论结果:溶液局部呈酸性,5I-+IO3- +6H+=3I2+3H2O,生成I2使溶液呈黄色; 振荡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