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呼吸系统临床医学八年制核医学教学课件.ppt

第14章呼吸系统临床医学八年制核医学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下肢深静脉显像 —————————————— 双下肢深静脉显像 —————————————— 双下肢深静脉显像 —————————————— 三、 临床评价 放射性核素下肢深静脉显像是一种用于DVT筛查的无创性方法,对于下肢DVT诊断的准确性达80% ~ 90%,灵敏度在90%以上。各种原因引起的下肢DVT,显像图上均显示阻塞部位影像中断,或其远端出现侧支通道绕过阻塞部位回流入阻塞部位近心端的静脉。 肺上皮细胞通透性测定 —————————————— 一、适应证 1.急性肺损伤综合征 2.支气管哮喘 3.慢性间质性肺病 4.肺部感染 5.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上皮细胞通透性测定 —————————————— 二、原理 肺上皮细胞通透性(lung epithelial permeability, LEP)的测定原理是基于小分子物质的扩散速度与它们的分子重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分子越小,扩散越快。肺泡上皮对小分子的通透性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十分之一,因此水溶性化合物从肺泡经过间质、毛细血管内皮进入血液的过程主要反映了肺泡上皮细胞的渗透功能。 在许多肺部疾患或吸入有害气体时,都可以导致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导致通透性增加,甚至引起肺泡积液或肺水肿。吸入具有渗透能力的放射性气溶胶,在体外测定其从肺泡内通过“屏障”进入血液循环和离开肺部的时间,既清除半减期,就能够反映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的通透性。 肺上皮细胞通透性测定 —————————————— 三、方法(1) 病人座位潮式吸入经雾化器雾化的99mTc-DTPA气溶胶740-1110MBq(20—30mCi)3min左右,然后立即背部紧靠γ相机探头,视野内包括双肺和两肾。 采用低能通用型准直器,距阵64×64,zoom:2.0,以30sec/帧,连续动态采集30min,于60min时,再按同样条件采集3帧。 肺上皮细胞通透性测定 —————————————— 肺上皮细胞通透性测定 —————————————— 肺上皮细胞通透性测定 —————————————— 方法(2) 采用感兴趣区法对双肺的周边部分(将支气管等中心部分避开)勾画感性趣区,求出双肺放射性活度-时间曲线,并以最小二乘法拟合。 肺清除拟合曲线近似直线,其方程为y = - bx + a,式中 b为斜率,既每分钟下降的放射性计数,a为曲线在y轴上的截距,既最初始时,当时间为零时的放射性计数。再根据拟合曲线求出清除半减期(T1/2)。也可将两肺分为上、中、下区,求出各区T1/2。 肺上皮细胞通透性测定 —————————————— 方法(3) 正常人的肺上皮细胞通透性的放射性活度一时间曲线是单指数曲线,而在肺上皮细胞损伤时,则为双指数曲线。以拟合曲线的前10min算出99mTc-DTPA 50%清除时间(T1/2,min)、清除率(CR,%/min)。同时算出每侧肺的99mTc-DTPA经肺上皮细胞清除入血的血液清除分数(BCF,%)以及双肾1h和0.5h计数之比(ROC/RHC),并就两种指标进行比较。 肺上皮细胞通透性测定 —————————————— 方法(4) BCF公式为:(R10,C+A10,C)│bL(R)/bL+bR│/aL(R)×100%, 简化为: BCF=(R10,C + A10,C)bL / aL (bL+bR) ×100%, 式中R10,C为双肾10min时的即刻总计数;A10,C为腹主动脉区第10min时的计数;bL /(bL+bR)为单侧肺清除曲线下降斜率占总下降斜率的比值;aL为单侧肺吸入后的即刻放射性计数。 肺上皮细胞通透性测定 —————————————— 方法(5) 此公式的意义为单侧肺吸入99mTc-DTPA 10min时真正透过肺血管膜从血液清除的部分。99mTc-DTPA气溶胶吸入后不被其他细胞摄取,很快与细胞外液平衡,经肾小球滤过迅速排出体外。因此,只要测定肾脏的清除,便可知真正透过肺泡毛细血管膜的部分,而不包括由于感性趣区划得不准而造成的纤毛廓清等因素对肺总清除率的影响。 肺切除术前后肺功能的评价与预测 —————————————— 一、原理 肺通气和灌注显像分别代表了肺各区域的通气容量和毛细血管床的数量,因此能够反映肺总体、分侧以及局部的形态和功能变化。对肺手术患者,术前将两肺的放射性计数通过勾画感性趣区(ROI)进行定量分析,就可分别了解被切除肺和残留肺占全部肺通气分布的比例(V%)和灌注分布的比例(Q%)。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