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语文-七年级下-人教2011课标版.pptxVIP

《陋室铭》-语文-七年级下-人教2011课标版.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入: 古代文人写文章时善于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不仅松、竹、梅、高山、名川、清风、明月这些客观事物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就算是一所简陋的房子也可以抒发情怀、寄托志向。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陋室铭》,感受一下古代文人的高雅情趣。 刘禹锡 陋室铭 出示目标 1.朗读、赏读乃至成诵 2.享受铭文的韵律美和画面美。 3.领悟作者高尚的志向和情操。 自主学习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了解文体知识及作者。 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常用排比、对偶句,整散结合,读来音律和谐,朗朗上口。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朗读,享受其韵律美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写作背景 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让我们化身为陋室的主人,描绘一下室外景、室中人、室内事的画面并赏读。 合作探究 室外景: 室中人: 室内事: 赏读,享受其画面美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文章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环境幽雅 交友高雅 情趣清雅 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 走进刘禹锡心灵深处 面对淤泥,陶渊明的选择是远离,他到红尘边上去寻找一片净土。 而周敦颐的选择是生长,哪怕是淤泥之中,依旧成长为高洁独立的荷花。 你认为刘禹锡的人生选择是陶渊明式的呢,还是周敦颐式的?(注意不要空谈,紧扣铭文的关键词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目标升华 刘禹锡——他虽然有着“二十三年弃置身”的贬谪境遇,但依然有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乐观豁达和高洁傲岸;依然有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铮铮傲骨和满腹豪情;依然有着“暂凭杯酒长精神”的安贫乐道和坚守理想;他自喻仙龙,自比诸葛子云,想在政治上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和文学上流芳千古的高远志趣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 当堂练习 1.作者是怎样引出中心句的?这种艺术手法叫什么手法?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陋室”;“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自己德馨。用了起兴和类比的手法. 2.作者既写陋室为何又写诸葛庐和子云亭? 以“庐、亭”类比“陋室”,以“诸葛、子云”类比自己。 意在表明自己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3.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作用何在? 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现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 总结点拨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也要从自身出发,提高自我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抵制奢靡的生活诱惑。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