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 壤 (Soils), 2009, 41 (1): 72~78
①
石灰性土壤肥际磷酸一钙的转化及肥料磷的迁移
1, 2 1 1* 1 1
金 亮 , 周健民 , 王火焰 , 陈小琴 , 杜昌文
(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210008 ;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
摘 要: 肥际是肥料与土壤接触后肥料养分浓度很高、肥料与土壤组分相互作用强烈的区域。P肥肥际反应尤为强烈,其
过程对肥料P在土壤中迁移及生物有效性可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肥际为切入点,通过土柱培养试验,研究了磷酸二氢
钙(MCP )在石灰性潮土肥际的形态转化及肥料P 的迁移。结果表明,MCP施肥 31 天后,肥料P 的迁移距离达45 mm 。MCP异
成分溶解导致约 30% 的肥料P残留在原施肥点;另有约 70% 进入土壤。无机P形态分级结果显示,进入土壤的肥料P仍保持较
高的有效性,且主要以磷酸钙盐存在。其中,近 10% 仍以水溶态(WE-P )存在,近35% 转化为Ca -P,近 35% 转化为Ca -P,
2 8
近 15% 转化为Al-P ,约 5% 转化为Fe-P ,仅不足 1% 转化成O-P,而Ca 10-P没有明显变化。肥际(0 ~ 2 mm )新增各形态含P矿
物中,Ca -P所占比例显著增加,O-P 的比例略有增加,其他形态P 的比例相应减少。MCP施肥后土壤WE-P和Ca -P 的分布呈明显
8 2
的分段特征,即由自施肥点开始的快速线性下降阶段和随后的缓慢线性下降阶段构成,其他形态的P 的分布也有肥际集中分布特
性,使得进入土壤的肥料P 90% 左右集中在不足一半的扩散距离内。MCP施肥引起肥际土壤pH显著下降,对肥际碳酸盐及铁、
铝矿物溶解破坏作用极为显著,特别是 2 mm 内碳酸盐被完全分解。土壤CaCO3 溶解释放的Ca2+ 是进入土壤的肥料P转化固定的
主要因素,其次是施肥伴随的Ca2+ ,肥际铁、铝矿物溶解释放出的Fe3+ 、Al3+ 对P 的固定也有重要贡献。MCP对土壤矿物的溶解
破坏及其异成分溶解作用是石灰性土壤中该肥料有效性的主要限制因素。
关键词:潮土;磷酸二氢钙;肥际;磷;迁移;转化;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S143.22
磷(P )肥施入土壤后,肥料P大部分被吸附固定, 提供理论支持。
转化成磷酸铁、铝和钙等难溶矿物[1] ;且肥料P在土壤
- 1 材料与方法
中迁移距离通常也很短[2 4] 。特别是广泛分布的石灰性
土壤中,磷酸钙盐的固定作用十分强烈[5-6] ,肥料P 的 1.1 供试材料
迁移距离更短[4],P肥的有效性也更低。过磷酸钙是常 供试土壤为河南封丘潮土(潮湿雏形土),土壤采
用的P肥品种(其有效成分为磷酸一钙,MCP ),长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