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衡-中华中学.doc

关注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衡-中华中学.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视教师性别比失衡现象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南京民进教育委员会严龙文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建设一支职业倾向稳固结构合理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乃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作为中小学教师为主界别的民主党派我们要充分关注目前中小学尤其是城市教师性别比失衡的现象通过对这一不太容易被大家重视但实际反映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下降现象的调查与研究拿出足以改变认识甚至现状的建议

PAGE PAGE 4 重视教师性别比失衡现象,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 南京民进教育委员会 严龙文    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建设一支职业倾向稳固结构合理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乃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作为中小学教师为主界别的民主党派,我们要充分关注目前中小学(尤其是城市)教师性别比失衡的现象,通过对这一不太容易被大家重视但实际反映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下降现象的调查与研究,拿出足以改变认识甚至现状的建议,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逐步改变中小学教师性别比失衡日渐严重的现实,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向更优方向发展。 根据民进南京市教育委员会相关调研,结合南京市教育局教师性别构成的相关数据的分析,我们认为城区中小学男女教师的比例失衡已经成为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问题。 据2012年的数据显示,南京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中突出问题是男女教师比例失调,反映在35岁以下的年青教师段尤其突出:城区的小学教师中男教师的比例不到20%,中学教师中男教师的比例也不到40%,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批小学中男教师将会消失。南京市教师结构比例失调情况在逐年加重,参加招聘的男性应聘整体竞争力呈现下降趋势,反映出中小学教师职业对男性职业吸引力逐年下降。 南京市教育局从2004年开始教师招聘实行凡进必考制度,在公开招聘中,采取现行人事制度下的最大限度确保男教师入围的办法,即在公布的1:3划线的基础上按学科需求划出分数线(也就是女生分数线),男生在此分数线上适当降低5—10分(有时降低10分还是没有1个男生入围)。希望学校能招聘到稍多一些的男教师,但效果并不理想。每年招聘进男教师比例仅达招聘女教师数四分之一左右(如2012年全市新聘教师:男教师占275人,女教师占975人),离教师队伍科学合理的性别比例相差甚远,更不用说有效改善中小学教师性别比。随着教师自然更替,全市中小学男教师比例将会越来越低,通过和教育主管部门、人事部门的沟通,我们认识到仅有教师招考具体操作上的思考,不足以改变现状,相反,人为的运用招聘考试女高男低分别划线,一方面,容易违背公平就业原则,另一方面,迁就也于提高教师职业素质大局无补。 解决问题,必须从本原出发,思考为什么要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必须深化改革,跨越固有认识和现行政策的藩篱,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良性循环。 有识于此,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衡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教育是一门科学。虽然,我们还难以从实证的角度准确判断中小学教师队伍性别比例的失调,对受教育者将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从对中小学教育的现实观察中,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衡对教育发展和青少年成长的不利影响。   第一,不利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中小学缺少足够的男教师,对我们的民族发展决非一件好事。我们呼吁更多的男青年投身到中小学教师队伍当中。”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讲,14岁以前是儿童性格基本定型的时期,如果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期间甚至初中阶段,一直都处在女性包围中,那么对他(她)的性格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学校如果缺少了一定比例的男教师,孩子成长中缺乏坚毅、勇敢、顽强、大度等男性气质影响,性格养成中单方面受到阴柔、苛细等气质单方面的影响,潜移默化容易产生类似“伪娘”、“女汉子”气质,犹如只在一个缺少父爱的“单亲家庭”中长大,学生的心理、思维在容易出现影响偏差,性格养成容易出现定错位。 第二,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甚至影响教育未来的健康发展。中小学校中女性“主导”,也给不少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出了难题。有的学校一个学期竟有六、七个女教师请产假,面对一时造成的人员空缺,学校只好临时请代课教师来“救急”。 于是有的校长立规矩:除了寒假和暑假外其他时间别生孩子。《中国教育报》刊文说,调查表明,“教师排队怀孕”这种情况普遍存在,而且不仅限于小学,在相当比例的中学,尤其是初三、高三这些所谓的关键年段,更是不允许出现老师怀孕请假,班级临时换代课老师的事情。不仅如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日渐呈现弱势的男性教师在中小学尤其是小学教育中,必然越来越缺乏管理话语权,妈妈型或女强人式管理在小学教育中将会更加大行其道。这将进一步加剧中小学教育中儿童性格养成的榜样缺位、错位现象。中国妇女能顶半边天,在教育管理中,女教师耐劳、细心、服从等优势性格日渐得到全社会一致性价值认同,一旦女性更适合当中小学老师成为社会共识,妇女顶了小学教育整个天,今后改变目前中小学教师男女性别失衡状况将更为困难。当下全国高考第一牛校河北省衡水中学在招聘教师中“喜欢”招女教师,也是看中了女教师的职业服从度好管理特征,此例从另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