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一國際專利法律事務所
2016/10/27
專利話廊
兩岸復權制度的差異
杜燕文中國專利代理人
我國專利法第17條第 1項前段明定「申請人為有關專利
之申請及其他程序,遲誤法定或指定之期間者,除本法另有
規定外,應不受理。」,此處所指的本法另有規定 ,包含了申
請人因天災或其他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遲誤法定期間,及於
民國 100 年專利法修正時方導入的復權規定,此復權機制包
含了於可主張優先權的期限內未主張優先權、申請人非因故
意遲誤了法定領證期限,或非因故意而未於年費補繳期間內繳納年費而所制定的
機制。
於中國大陸的專利制度中,同樣有針對當事人因其他正當事由延誤法定期限
或指定期限,導致其權利喪失時的復權機制,然中國大陸所規範可復權的情形泛
指所有「權利喪失」的事由,相較於我國僅限優先權未主張、於逾越領證期限及
逾越年費補繳期限的情況下方可復權,兩岸的復權規定明顯有別,因此,本文即
針對兩岸關於復權的差異加以解析:
1. 我國復權的規定
基於實務上,可能會發生申請人非因故意的事由而導致延誤了法定期限或指
定期限,但為避免過度的放寬導致不確定因素增加,於民國 100 年專利法修正
時僅針對申請人未於申請專利同時主張優先權或被視為未主張優先權、核准審定
書送達後 3個月內未及時辦理領證程序,及超過年費補繳期限的情形,可於法定
的期限內申請復權。
先從核准審定書送達後3個月內未及時辦理領證論起,申請人除非及時在 6
個月內申請回復領證的權利,否則,不僅無法取得專利權,於我國的專利制度上,
倘若擬主張該申請案的國內優先權,在該申請案未於可領證的期限內辦理領證而
被視為自始不存在的情況下,縱使還在可主張國內優先權的 12個月內,仍無法
主張該申請案的國內優先權;再者,倘若該申請案為一案兩請的新型案件,若該
申請案核准後並未於期限內領證,即無法取得新型專利權,在無法擇一的情況
下,發明專利會遭核駁。
因此,上述兩種情形須善用復權機制,申請回復領證的權利,倘若擬主張該
申請案的國內優先權,可先在逾越領證期限後的 6個月內申請復權,而後隨即在
該申請案尚未公告且自申請日起尚未超過 12個月時,提出後申請案,即可主張
該申請案的國內優先權;而針對一案兩請的案件,若仍擬取得發明專利權,則須
先申請新型專利回復領證的權利,待取得新型專利權後,才有取得發明專利權的
機會。
再論及,若超過年費補繳期限,專利權即自原繳費期限屆滿後當然消滅,故
專利權即告終止,相對的即喪失主張他人侵權的機會,除非是依法申請回復專利
權,在回復專利權的事實公告後,方使專利權回復,但在專利權終止至專利權回
復的期間內,倘若有他人善意實施或已完成必須之準備,為專利權效力所不及。
因此,在申請回復專利權的復權機制上,其回復的起點必須是專利權人啟動
了復權機制,且在主管機關核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