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记》(人居环境相关).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的本意乃是效率,不是首先为了适合人的居住而设立的。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在高效与宜居间做出多大的妥协。世界上有各色不同的城市,城市的特色就是妥协的结果。”如此看来,北京对宜居的让步比较多,上海倒是对高效让步比较多。 一个适合任何人的城市其潜在的内涵乃是对任何人都不适合。 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才是真正宜居的天堂,是实践“ 天人合一” 的理想之地。但是北京和上海又都不是农村,只是北京的农村味儿比较重一些,从它的城市设计里的各个园林可以看出,而且北京人更加质朴接地气。 所以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说,北京更适合居住。但是北京又不如上海那么“高效”,上海的旋转速度比北京快很多,而且到处高楼大厦,没有北京那么多的园林休闲风光供人悠哉。上海其实更适合的是那些对人居环境要求不怎么高,比较在意物质生活的人。 * 他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著有《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 《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2005年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2006年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汉代风云人物》、《易中天品三国》。2013年宣布写作36卷本《易中天中华史》,2013年12月5日,荣获第八届作家富豪榜最佳历史书。享有“学术超男”的称号,后出版《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品人录》等著作。 易中天(1947年2月8日—),湖南长沙人,中国知名作家、学者、教育家,厦门大学教授,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致敬作家。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后在厦门大学中文系任教。2015年4月声明已经退休。 作者简介 本书语言通俗幽默,举例形象生动,又贴地气。通过对北京城,上海滩,广州市,厦门岛,成都府,武汉三镇的描绘解析,向我们展示了“大气醇和”的北京,“开阔雅致”的上海,“美丽温馨”的厦门,“洒脱闲适”的成都,“生猛鲜活”的广州,“豪爽硬朗”的武汉。作者连措辞都很掂掇,光看他对北京用“城”,对上海用“滩”等等不一样的后缀可知。 易中天教授认为城市的魅力在于有自己特殊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他文学性地把中国的城市大体上分为男性的和女性的,并且觉得,“读城,也就是读人,读文化。”可读的正是城市里的人的活法,因为这既是城市本身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造就的,反过来又进一步造就着城市,影响其发展。“生活方式和文化性格,是互为因果的两个东西”。 书中在解说一个城市的时候通过将其与其他一个或几个城市作地理和文化环境上的比较,将每一座城市解读得特别详尽,历史、地理、人文、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城市面貌、甚至人的性格等都描绘得活灵活现、酣畅淋漓! 内容梗概 城市与人 中国8种有魅力的城市类型 古都、名邑、圣地、边关、 重镇、滨城、商埠、特区 城市魅力 无关乎大小和行政级别,关乎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但是要对其进行准确描述却不容易 男性的和女性的 南方城市多“女性”,北方多“男性”,当然也有例外,又或者两者兼并的 最男性化的只能在北方——西安 最女性化的在江南水乡——杭州 我们到底要读什么 城市的人的活法即生活方式 各个城市的文化 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一个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文化、教育、体育、信息等各种中心于一身的全能型城市。 北京不仅是新中国的首都,它也是辽燕京、金中都、元大都和明清的京都。不难想见,在这块土地上,书写的是什么样的历史,上演的是什么样的活剧,集聚的是什么样的人物,积淀的又是什么样的文化啊! 古老而又鲜活,博大而又精深,高远而又亲切,迷人而又难解。它是单纯的,单纯得你一眼就能认出那是北京。它又是多彩的,丰富得你永远无法一言以蔽之。而无论久远深厚的历史也好,生机勃发的现实也好,豪雄浩荡的王气也好,醇厚平和的民风也好,当你一进北京,它们都会向你扑面而来,让你目不暇接,不知从何读起。 北京也许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城市了。西安太老,洛阳、开封、曲阜、江陵太小,南京和杭州总让人联想到偏安江左、纸醉金迷,况且屡遭兵火,也元气大伤。只有北京,曾经是元明清时代帝国京都和民国时期文化首府的北京,才集中了中国文化的精华,最能代表中国。 因此,任何中国人,尤其是上了点年纪的人到了北京,都会有回家的感觉,不像在上海那样感到陌生,在广州那样感到怪异,在深圳那样感到不属于自己。 有容乃大 开放性与兼容性 建筑空间 城市从来就是开放和兼容的。城市之所以必须开放和兼容,还因为城市的主要文化功能是“交往”。 北京的这种开放和兼容,似乎还不是或不完全是现代意义上那种城市与城市、人与人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