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城月镇“稻虾共生”项目书--2016年.10.17.doc

遂溪城月镇“稻虾共生”项目书--2016年.10.17.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遂溪县城月镇家寮村稻田养殖小龙虾 项 目 书 湛江市蓝梦海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二O一六年十月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况 第二章 项目必要性 第三章 项目建设内容、方法及效益 第四章 承担单位工作基础和条件 第五章 项目阶段进度安排 第六章 项目建设及经费预算、各参加单位工作分工 第七章 项目收益分配 第八章 风险评估 第一章 项目概况 湛江因地处南海之滨,海洋渔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因此,在制度设计、发展路径等政策引领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均以海水养殖业为主,而长期忽视淡水渔业发展。实际上,基于湛江优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资源,发展淡水名贵养殖品种是可行而富有前途的。小龙虾既是可以引进并推广的淡水名贵品种之一。因为湛江是水稻田种植大市,开展稻田小龙虾种养殖结合项目,将产生及其重大的辐射效应,可“引进一个品种,带动一条产业,形成一种文化,致富一方百姓”,成为湛江以稻田种植为主要生活、经济来源的广大农村新的致富热点,带动农村经济创新驱动,跃变发展。 本项目针对遂溪县城月镇家寮村地处粤西湛江农村,主要社会经济以稻田种植为主,经济落后,贫困人口众多的社会实际,拟通过引进小龙虾(克氏原鳌虾)进行养殖,发展当地农村经济,带动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鳌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小龙虾常栖息在水体较浅、水草丰富的湿地、湖泊、沼泽、溪流和河沟内。小龙虾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在水温 10~30℃条件下正常生长,在气温40℃以上或0℃以下也可存活。 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易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小龙虾喜在水底摄食并多在夜间活动,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 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缺时亦自相残杀。小龙虾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 小龙虾在我国尽管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但是野生状态下小龙虾单位面积的产量很低,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因此,养殖小龙虾越来越风行,养殖面积逐渐扩大,养殖技术逐渐提升,亩产量也随之得到了提高。目前,小龙虾在中国的主要养殖地区为湖北、江浙一带,辐射中原,南至海南,北至新疆,均有分布养殖。 小龙虾近十年养殖数据如表1 所示:从全国产量来看,自 2006~2013 年全国小龙虾产量逐年递增,并且在2013~2015 年稳定在 60 万吨左右;尤其是在 2009 年之前,小龙虾产量涨势迅猛,后来由于需求量和养殖技术的稳定,小龙虾的增产量逐渐趋于平缓。小龙虾的养殖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2011 年,江淮流域遭遇大旱气候,使得湖北、江苏等地的小龙虾大幅度减产,全国小龙虾产量下降14%,这也导致价格大幅度上涨,有些地方甚至涨到120元/公斤。 经过十来余年的发展,小龙虾的产业规模扩大,产业链逐渐形成并得到完善,成为一种特色产业经济,尤其是在湖北、江苏、安徽等小龙虾养殖密集的地区为盛,已形成集种苗繁育、养殖、流通、加工、出口及美食文化等产业集聚的优势淡水养殖品种。 本项目拟以湛江市蓝梦海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为主体,结合该地国家扶贫资金投资,从湖北、浙江、江苏等地引入小龙虾种质资源,引进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科技团队为技术支撑,对当地群众开展技术培训,精选贫困而好学、肯干者为养殖员工,有劳动能力者辅助,统筹管理,在遂溪县城月镇家寮村开展总面积200亩的稻田养殖,通过稻田种养殖结合,提升当地田间收益。 项目开展后,当地稻田亩收益预计提高3500元。参与项目投资的群众,每“1万元+1亩地投资”年均可获得收益2500元至3000元;参与项目投资和劳动的群众,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获得另外劳动报酬,大大提升经济收入,达到脱贫致富目的。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家寮村稻田种植现状 总体情况:种植面积、品种、质量状况、年产量、销售情况、平均收益。 特殊情况:贫困群众的种植情况。 结论:现有种植方式不能提升田间收益,致富当地群众。必须改变耕作模式,才能提升收益,脱贫致富。 二、当地进行投资的产业分析 当地群众因地域限制,每地获得国家扶贫资金相对有限。以家寮村为例,当地现有待扶贫群众约100人左右,国家扶贫款项200万元,要求收益高(年收益需达到25-30%),在当前投资渠道少和资产荒的背景下,很难选择合适的、能够立即产生如此高经济效益的项目上马。如农业种养殖中的养猪等项目,其周期约需要3—5年;种植蔬菜类的项目,周期稍短,但在容纳如此大的资金的项目情况下,将产生可持续性不足、风险太大和病害滋生等问题,后来将难以为继。选择工业类、商业类等项目,在当地农村基本不可实现。 而家寮村地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土地肥沃,光照也充足、热量丰富,以盛产水稻闻名。地势平坦,水沟纵横,水源较为充足,周边无工业污

文档评论(0)

181****175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