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选修一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件.ppt

(岳麓版)选修一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体更新”的原因和方案 原因:统治机构的落后低效与疆域的辽阔形成巨大反差;汉族地主官僚的鼓动;忽必烈认识到中原政治制度的先进性,满足其大一统事业的要求。 方案:按照中原王制体制的框架构建政权机构。 大宗正府——掌管蒙古、色目人的刑名诉讼 翰林国史院——掌修史、起草制诰、备顾问等事 大司农司——掌农桑、水利、义仓等事务 司天监、太史院——掌天文、历法 通政院——掌驿站等 忽必烈改制取得的效果及其原因 效果:①在改革初期使得北方经济全面复苏;②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封建国家统治,特别是行省制,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管理,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③实行“汉法”加强了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中华文明的基础上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大一统局面;④促进了蒙古族自身的汉化和封建化。 原因: ①吸收中原地区的先进文明(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 ②从中原地区的实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重视技术指导 完善农业法规 建立农业机构 确立国策方针 经 济 职责或作用 措施 项目 农桑立国 保护农田、实行屯田 大司农司、劝农官 专掌全国农桑水利 规定劝课农桑赏罚之法 把管理农事作为考核地方官的标准 编成《农桑辑要》 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 阅读课本,完成下表 农桑立国的国策得以充分贯彻,使得因战争而 被破坏的社会经济全面恢复 元官营牧场分布图 元朝设立了十四处官营牧场,官营畜牧业因而得到长足发展。从图中可看出有些并不适宜放牧的地区也设置了官营牧场,主要是出于军事需要。 《农桑辑要》是元朝管理农桑水利的机构大司农司主持编写的,共七卷,由元政府下令颁行全国。它是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 《农桑辑要》书影 《农书》作者是元朝著名农学家王祯。该书介绍了我国古代各种农田水利的管理措施、土地利用和农作物栽培的方法。是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方面的总结性的重要著作,对元代农业生产起了指导的促进作用。 元代维吾尔族人鲁明善所著《农桑衣食撮要》是一部月令类农书,它按一年12月,分别简明列举每月的农事,以指导农业生产。 元朝普遍使用的灌溉工具主要是汉唐已发明的翻车和筒车,样式不断翻新,以适应广大地域不同条件下灌溉需求。除了原有的人力翻车外,还出现了水转翻车、牛转翻车和风车。 水转翻车图 牛转翻车 《农书·木棉軠床》 在元代之前,纺好的棉线要通过框架式拨车缠绕成一把一把的形状,以便进行下面的工序,但一架拨车每次只能缠绕一根棉线,效率较低。元初首先在福建地区创造并使用了軠床,功能与拨车相似,但是可以同时缠绕八根棉线并使其成把,效率大大提高。 《卖鱼图》壁画 山西洪洞广胜寺水神庙明应王殿东北壁北部。这幅壁画反映了元代社会生活,画中人物分属不同的社会阶层,从中可以看到当时汉人的形象和生活状态。 元朝政府疏浚、改变大运河路线,使其河道近乎直线,比隋朝运河缩短了900千米;开通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形成了现在仍然存在的京杭大运河。元朝政府首次将海运辟为国家的漕运航路,并形成了漕运以海运为主、内河为辅的格局。 元磁州窑白釉黑花婴戏图瓷罐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罐(景德镇窑) * * * * * * * * * * * * * ■立志变通创新 ■“汉法”与“旧俗”之争 ■政体更新 ■转变立国之本 立志变通创新 1、忽必烈继位 2、元朝的建立和统治中心向中原转移 忽必烈像 忽必烈(1215—1294年),成吉思汗的孙子。1260年3月,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即蒙古大汗位,建年号“中统”。1271年,忽必烈正式称皇帝,定国号为“大元”(公元1271年--1368年),新国号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表示国家极其广大。他就是元世祖。次年确定燕京(今北京)为元大都。元世祖逐步巩固对北方的统治以后就集中力量攻打南宋,终于灭了南宋。公元1279年,实现了中国南北大统一。 这表明忽所统治的国家已不属于蒙古一个民族,而是中原封建王朝的延续,忽成为蒙汉各族地主阶级统治的总代表。 元朝的统治中心完全转移到中原。 1264年,忽必烈将当时的燕京改名为中都,明确以中都为首都,上都为陪都。1272年,元政府将中都改名为大都,正式成为元朝的首都。 元大都平面图 《芦沟运筏图》 《卢沟运筏图》是一幅写实的画卷,描绘了元代卢沟桥及其附近的景象。卢沟桥位于大都城外西南方,是南来者进入大都的必经之路。桥下是现名永定河的卢沟,在元代也是船运繁忙的河流。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汉法”与“旧俗”之争 1、“汉法”和“旧俗”的含义及争斗的实质 2、忽必烈使用“汉法”的措施 3、忽必烈使用“汉法‘的原因和条件 蒙古的帐幕和车上的大帐幕 蒙古骑兵作战图 1、”汉法“——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文化;”旧俗“——蒙古地区落后的游牧文化 实质: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