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力学和科技发展史及现状课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力学和科技发展史及现状 公元前 1000 多年 中国商代铜烧已有十二音律中的九律, 并有五度协和音程的概念。 公元前 1000—前 900 年 据《庄子· 徐无鬼》记载,已知同频率共振。 公元前 4 世纪 中国墨翟及其弟子解释力的概念、杠杆平衡,对运动做出分类。 公元前 256 —前 251 年 秦蜀守李冰主持兴建都江堰, 是世界上现有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 公元 100 年左右 《尚书纬· 考灵曜》 提出 “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 人在船中不知船在运动” 的论点。 公元 132 年 张衡制成地动仪,其中有倒立的“都柱”能测地震震源方向。 公元 591—599 年 隋工匠李春建成赵州桥, 采用 37.02 米跨度的浅拱结构。 公元 1088 年 沈括在《梦溪笔谈》 中记录频率为 1:2 的琴弦共振调音实验。 公元 1092 年 苏颂等人制成水运仪象台。 公元 1103 年 李诫在《营造法式》中指出梁截面广与厚的最优比例为 3:2. 公元 1637 年 宋 应星的《天工开物》刊行。 公元 1858 年 W.胡威立著、李善兰译《重学》刊行。 公元 1862 年 京师同文馆成立。 同一时期成立的还有天津西学堂 (1895)、京师大学堂(1898)。 这些学校先后开设有关力学的课程, 讲授者大多为外国人。 公元 1903 年 清政府规定在小学 设理化课;高等学堂分政艺两科,艺科所设课程中有力学、物性、声学、热学、光学、电学 和磁学等物理学的内容。 公元 1909 年 中国人冯如在美国制造出第一架飞机。 1910 年清朝政府拨款在北京南苑庑甸毅军操场建筑 厂棚,由刘左成和李宝试制飞机一架,这是中国官方首次筹办航空。 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公元 1912 年 罗忠忱回国,一直于唐山铁道学院教授工程力学类课程,最早开创了我国工程 力学的教学。 公元 1913 年 北京大学建立物理学与数学系,开设理论力学课程。 公元 1917 年 丁西林设计 了一种新的测量重力加速度 g 的可逆摆。 公元 1919 年 茅以升在美国卡内基—梅隆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学位论文为《桥梁力学二次 应力》。 公元 1922 年 商务印书馆出版夏元王瑮的译著 《相对论浅释》 。公元 1928 年 陆志鸿 著《材料强度学》由国立中央大学出版。 公元 1929 年 T.von 卡门首次访华,后指派他的学生华敦德帮助清华大学建设 5 英尺风洞。 1936 年他再次访华参观指导。 公元 1930 年 南京成立中央工业试验所,下设材料试验室。 公元 1931 年 商务印书馆出版由郑太朴翻译的牛顿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公元 1932 年 商务印书馆组织出版《大学丛书》 。之后,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的力学书籍有《应用力学》 (徐骥, 1933),《水力学》(张含英, 1936),《工程力学》(陆志鸿, 1937),《理论力学纲要》 (严济慈翻译, 1947)。西北农学院出版 《超稳结构应力分析之基本原理》 (孟昭礼,1945)。公 元 1933 年 中国第一水工实验所成立。 公元 1935 年 中央大学和北洋工学院先后成立航空工程系,培养飞机设计及制造技术人员。之后, 1938 年西南联大成立航空工程系; 1945 年浙江大学成立航空工程系;抗战期间,西北工学院、 成都空军机械学校、交通大学等根据战争需要培养了一批航空和力学人才。 张国藩在美国衣阿华大学完成博士论文《溪流中的落体及对湍流的影响》 。 公元 1936 年 清华大学自行设计 5 英尺风洞安装完毕,风速可达 80 英里/小时,是中国第一个风洞。 清华大学在南昌成立航空研究所,顾毓琇任所长, 1938 年迁往成都。 江仁寿设计了一种带 有惯性棒的双线悬挂球形容器,测量了液态碱金属的黏滞性。 公元 1937 年 由茅以升主持修建的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 这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公路、 铁路 两用桥。 周培源在美国数学杂志上发表《爱因斯坦引力论中场方程各向同性静态解》 。 林同桦等造飞机。 中国在南昌建设 15 英尺风洞。 公元 1939 年 航空委员会航空研究所在成都成立,黄光锐任所长。 1941 年扩大并改名为航空研究院。 钱学森研究可压缩效应对气动性能的影响,提出计算亚声速翼型压力系数的卡门—钱公式 (1941)。他在美国期间,还对应用力学和航空工程的众多领域:高超声速流动( 1946)、稀 薄气体动力学( 1946)、薄壳稳定性理论( 1940)作出开创性的贡献,在开创和发展火箭技 术和有关理论方面有多项贡献( 1939,1950),并完成了《物理力学》手稿。 公元 1940 年 周培源在《清华大学学报》上发表《探求湍流性质和表现应力的雷诺方法的推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