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炜《寡人有疾》评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苗炜《寡人有疾》评介   苗炜现在的职业身份是《三联生活周刊》的副主编,除了“编辑”这一职业身份外,他也从事写作。在他看来,写作是“与自我相处”的一种方式,近年来他已出版随笔集《让我去那花花世界》,短篇小说集《除非灵魂拍手作歌》《黑夜飞行》等作品,2012年10月,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寡人有疾》。他在《自序》中说:“我想写一个严肃的长篇小说,这事儿对我颇为重大,它如此重大,所以不能把它当回事儿。”从这篇小说来看,“不当回事儿”是指一种轻松的叙述方式,而所谓“严肃”则是仍然是对某种“深度”和“本质”追求。   小说起源于“讲故事”,没有“故事”就没有小说。1990年代先锋小说“突围”以后,许多作家都不约而同地回归到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上来,凸显小说的“故事性”这一最早的遗产。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下,“故事”也是一种最为轻松的“文化按摩”。在《寡人有疾》这部长篇小说中,作者以“不当回事”的叙述方式,采取全能全知的叙述视角讲述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诗人与医院》,流浪到长安的穷诗人卢照龄,一心想以诗名动天下,得到高宗皇帝的赏识,然而时运不济,不得不寄食于邓王李沛门下与一群歌伎为伍。不久,邓王因为“逾制之罪”被剥夺了家产,卢照龄也受到牵连被投入监狱。后来天下大旱,皇帝特赦,卢照龄得以出狱。昔日的邓王宅邸已由皇帝改作“养生园”,专门收治看不起病的穷苦人。衣食无着的卢照龄在老友徐侍郎的关照下在“养生园”谋得了一个抄写的职位,可是不久却发现自己得了麻风病,极度恐惧的卢照龄只得求助于医圣孙思邈。孙思邈建议卢照龄服用五石散,但是病情反而有加快发作的趋势。丹散没能治好卢照龄的病,但孙思邈的治病的“大道”和龟息方法,却让卢照龄得以苟延残喘。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故事的结尾,贪图钱财的书童将奄奄一息的卢照龄活埋。第二个故事《蒙古兵和瘟疫》发生在金兵统治下的汴梁,当时蒙古兵已经攻至城下,因为汴梁城中正在闹瘟疫,蒙古兵不敢越雷池一步。城中名医李东皋和守城将军崔立采用隔离和心理暗示的方法控制了瘟疫的蔓延。免于瘟疫的汴梁百姓,此时又不得不面临饥饿的威胁,城中树木皆被吃光,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骇人事件。城中守将崔立为了保住濒临绝境的汴梁城和百姓,最终与蒙古议和。蒙古军进入汴梁,为了保证军粮供应,杀人无数,名医李东皋哀叹乱世为医的荒谬,黯然隐居乡下不再行医。最后一个故事《父与子》发生在民国时期,留学美国归来的卫生学博士杜一举,虽然出身于中医世家,但是受西学影响,力主西医。踌躇满志的杜一举在北京城开展卫生防疫,制定“新生活”细则,却遇到不少阻力。后来偶然发现老父患有老年痴呆症,笃信科学能治好一切疾病的杜一举把父亲送到德国医生古德那里进行“电击疗法”,父亲的病情没有减轻,最后反而被电击致死。“在触摸父亲的那一瞬间,他感到一股强大的电流穿过了他的身体”,令他不可思议的是,父亲看过的中医典籍由此印入他的脑海,而自己所学的西医则“好像忘了不少”。   《寡人有疾》讲述了一系列人物的失败故事,例如在《卢照龄与医院》中,医圣孙思邈、诗人卢照龄、办养生园的徐永远、因言获罪的侯牧言都是失败者。孙思邈为求长生不老之术,在炼制丹药时被炸死;卢照龄求生不得,本想记录自己的病情成就千古文章却遭人纵火,手稿化为灰烬;侯牧言雄心勃勃撰写治国方略,“督促皇上进行政治改革”,最终被下狱处死。第二个和第三个故事中的李东皋、杜一举、唐鹤年这些人也都是一些失败者,这些失败者主要是三类人:文人、医生或兼为医生与文人。乱世为医不能救民于水火,蒙昧时代为医不能救民之精神,所以就有了弃医从文的神话。   鲁迅先生曾经给许广平的表妹冯蕙熹题赠过一首诗:“杀人有将,救人为医。杀了大半,救其孑遗。小补之哉,呜呼噫嘻!”冯当时是北京协和医院的学生,将来是要做医生的,所以鲁迅在诗中就医生的作用发表了看法,在他看来,处于乱世中的医生的作用是有限的,只能做些“小修小补”的工作,远远比不上军阀杀人的速度,这首诗也可看做鲁迅当年弃医从文的注脚。不过,这篇小说似乎要告诉读者,幻想弃医从文,别觅他途从文化上进行启蒙同样是徒劳。在作者看来,这主要是因为由于文人的软弱,小说中的文人大都患有精神或者肉体之“疾”。如卢照龄是个软弱无骨的穷酸诗人,在狱中为了自保嫁祸于他人,逆来顺受简直就像一个受虐狂,身患麻风病后形容丑陋,整天生活在恐惧之中,狱友侯牧言托付的事情早就忘到九霄云外了。金国大诗人元好问只不过是个沽名钓誉之徒,而被虏来金国的“衍圣公”孔元措一心只求自保,毫无节操;名医李东皋藏在地窖的粮食被饥民抢走以后痛惜不已,大病一场。   “文人做不成事情”(苗炜语)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所依傍的思想资源的无力和匮乏。陆九渊的后人陆之兴倒是不怕死,但是他贪恋节义名声,行事荒唐可笑,内心阴暗,以“民主”的方

文档评论(0)

gmomo-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