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略论古典诗歌中的情景及比兴
内容摘要:“情”与“景”,一直是古代诗歌理论探讨的重要问题。可谓是中国古代抒情文学的两大支柱。古代诗歌往往兼及情与景,人们也将情与景作为写诗与评诗的重要题材和标准。在诗歌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情”与“景”不是两个僵硬的概念,在“情”与“景”的相互激荡中,诗歌构思创作蓬勃而出,同时,也是在诗内与诗外的情景交融与召唤下,诗歌流淌出生动摇曳的绵延情致。
关键词:诗歌情景比兴
欧阳修在最早的诗话《六一诗话》中引梅尧臣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古代论诗之人很早就将情与景提到诗歌创作的突出位置。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曰景;曰情。”“情”与“景”,一直是古代诗歌理论探讨的重要问题。可以说,它们是中国古代抒情文学的两大支柱。古代诗歌往往兼及情与景,人们也将情与景作为写诗与评诗的重要题材和标准。
并且在诗歌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情”与“景”不是两个僵硬的概念,在“情”与“景”的相互激荡中,诗歌构思创作蓬勃而出,同时,也是在诗内与诗外的情景交融与召唤下,诗歌流淌出生动摇曳的绵延情致。
一.诗歌的构思创作阶段
在诗歌创作的构思阶段,情与景就是两个重要的因素。情是作者内心的感情,景是外在于人心的客体。在这里,情与景的关系显得十分密切,作者的内心与外在景物互动、交融,达到《庄子?人世间》中所谓“乘物以游心”的境界,即在神与物游、物与神游的境界,发挥直觉想象力,终而创作出作品来。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情与景的关系在构思过程中,我们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两种情况:一个是由景到情。春花春草、秋雨秋风、长河大漠、劲松垂柳,不同的自然景观触动作者内心积蓄的情感,或欣喜,或惆怅,吟咏成诗;一个是由情到景。作者心中怀着某种情感,意气激荡,或上怀凄惨,无法诉说,四顾惟有浪涛滚滚,惟有惨花落日,于是借这些景色,将心中之情倾吐出来。
其中我们注意到,不管是由情及景还是由景及情,人内心的情感处于关键的地位“情”是主导,“景”应服从于“情”。“情”的表达需要借助于“景”的媒介,王夫之在《唐诗评选》评杜甫诗《喜达行在所》,谓该诗“悲喜亦于物显”。作者内心的“情”理应通过对客观现实的事物的描写而显露出来。诗歌中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情感的内涵决定着景物的艺术基调和审美特色。对于情与景在地位上的这种差异,谢臻在《四溟诗话》中说:“境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古代诗歌理论中常以“主人”及“宾客”来比喻。清代李渔说:“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窥词管见》)景物在诗歌中的生命完全是由情感赋予的,“景”的具体表现形态和呈现出来的风貌更是受到“情”的支配和影响。如同是春景,在唐代诗人杜甫笔下的面目却各有不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是他心情悲伤的时候写出的;而“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中欢欣舒畅的画面则是他心情欢快的时候写下的。清人乔亿:“节序同,景物同,而时有盛衰,境有苦乐,人心故自不同,以不同接所同,斯亦不同,而诗文之用无穷焉。”(《剑溪说诗》)就表明了由于“情”在情景关系中的主导作用,使从古至今的诗歌创作能够在以相似的景物作为对象时能够创作出异彩纷呈的作品来。
古典诗歌中的这种情景关系,与西方人单纯讲“主观外射”或“移情”不同,我们在解释中国古代诗歌这种审美关系时,特别注重他们之间双向交流和沟通的属性。主体与外在自然审美关系的发生,包涵着互相交织的动态的两个发面。一方面是自然景物触动诱发人的主观感情的积极活动,令一方面是主体以自身的情感去把握自若景物,使“景”成为情感交流的特殊对象,并最终被“情”所役使。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中所称的“情以物兴”,“物以情观”便是这个意思。
这一关系,与我们所称的“比”“兴”有内在相同的地方。孔颖达在疏解郑众“兴者,托事于物”一语时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把“兴”在情与景的关系中来理解,就是先由客观之“景”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和激情,引起他对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联想,进而激起创作主体内心的“情”,然后又在外在之“景”中加以表达。“比”是先有了一个内心的情意,然后才去寻找一个外在景物加以表现,是先有内心的情意,然后再找出一个外在之物作寄寓。“兴”是由物及心,“比”是由心及物,这个过程是与“情”和“景”间的互动是同构的,甚至可以说是对应。由景及情就是“兴”,是从客体到主体的过程;由情及景就是“比”,是从主体投射比附于客体的过程。在这里,物的内化与情的外化双向作用,合为一体,便构成了完整的审美感兴。刘勰在《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发那科机器人DCS双重安全性检查功能说明书FANUC.pdf VIP
- 2024仁爱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12 Lesson 1 Better Together每课时教学设计汇编(含8个教学设计).pdf VIP
-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的护理.pptx VIP
- 健康顾问:养生保健典藏本.pdf VIP
-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pdf VIP
- T_SCJA 9-2021_非道路车辆类型.pdf VIP
- iec61850icd模型文件属性详解.pdf VIP
- 05-03-光纤陀螺方案和技术 光纤传感原理课件.pdf VIP
- 2025江苏中职职教高考(烹饪类)讲义知识考点复习资料.pdf VIP
- 初中班会课件《突围—目标成就未来》.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