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级预防并重措施在碘缺乏病防治中的应用
(1.易县医院 河北 易县074200)
(2.易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河北易县074200)
(3.易县妇幼保健院 河北 易县074200)
【摘 要】目的:探讨三级预防并重干预措施在碘缺乏病的防治中所起的作 用。方法:在碘缺乏病防治中,除传统的一级、二级预防外,同时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开设碘缺乏病门诊,采取三级预防并重的干预措施。结果:儿童甲状腺肿大 率由1994年的20.12%降到2011年的3.87%,降低了 16.25个百分点。合格碘盐 食用率由1994年的46.42%升高到2011年的98.14%,提高了 51.72个百分点。 尿碘中位数由 1994 年的 95.44micro;g/L 升高到 2011 年的 204.12micro;g/L, 提高了 108.68micro;g/Lo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及格率由1994年的52.67%升高到 2011年的100%,提高了 47.33个百分点,总知晓率由1994年的40.27%升高到 2011年的98.5%,提高了 58.23个百分点。结论:三级预防并重措施是实现消除 碘缺乏病的有效措施,应不断完善并推广应用。
【关键词】三级预防并重;碘缺乏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R59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 (2015)
6-0659-02
易县位于河北省中偏西北部,全县总面积2534平方公里,分山区、丘 陵、平原三个类型区。其中山区占55.83%,丘陵占36.68%,平原占7.49%。地 势西高东低,水土流失大,外环境碘缺乏严重,为河北省保定市碘缺乏病重病区。 易县历来重视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自1995年以来,对碘缺乏病逐步采取了三 级预防并重干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1措施
1.1 一级预防
1.1.1个体干预措施 ①对个体进行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和健康行为。由于部分儿童存在厌食等疾患,或存在挑食、零食等不良习惯,影 响了碘的摄入,所以应向家长及儿童宣传不良饮食习惯的弊端并积极纠正;②提 倡食用碘盐,杜绝无碘盐和非碘盐。指导居民正确识别碘盐(有碘盐标示的盐为 含碘盐、无碘盐标示和散装盐及粗盐为无碘盐或非碘盐)、正确购买碘盐(不宜 多买、随吃随买、购小袋包装盐)、正确存放碘盐(避光、避热、避潮、密封) 和正确使用碘盐(不宜高温,炒菜做汤等宜后放盐);③对饮食正常而甲状腺1 度肿大的儿童,鼓励其适当食用紫菜等海产品;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在不能保 障食用合格碘盐的情况下,根据尿碘监测水平投服碘油丸进行预防。
1.1.2公众干预措施①全民普及食用碘盐;②政府部门行政干预和多 部门协作。政府干预是消除碘缺乏病的首要条件,通过制订相关法规和条文,保 障碘盐的普及和民众能够食用合格的碘盐。通过制订规划、方案来指导碘缺乏病 防治工作的开展。通过卫生、盐业、教育等多部门协作,来促进碘缺乏病防治工 作的顺利开展;③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如利用5.15碘缺乏病日、 世界卫生日等宣传日开展宣传活动。宣传活动中,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宣传 画、折页和小册子等宣传材料,开展义诊咨询等。利用集市、庙会、医院等公共 场所进行宣传教育,利用电视、广播、墙报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教育等。④对重 点地区(山区、偏远地区和碘缺乏病高发乡镇)和重点人群(孕妇、儿童、育龄 妇女)进行重点教育。包括增加健康教育的频次、向重点地区人群发放宣传品, 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和医院妇幼门诊开展咨询等。
1.2二级预防
对碘缺乏病做到“六早”:早报告、早预防、早控制、早发现、早诊断、 早治疗。①有计划地开展盐碘、尿碘及甲状腺肿的碘缺乏病监测工作,形成对碘 缺乏病长期监测机制;②建立县乡村三级防治网络:利用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监测 管理地方病,实行村、乡、县逐级网络上报制度,及吋了解和掌握碘缺乏病疫情 动态;③对碘缺乏病实行归口管理:县疾控中心地病科开设碘缺乏病门诊,负责 对全县碘缺乏病专门管理和进行临床诊断治疗工作。
各医疗机构及卫生保健单位都要将发现的碘缺乏病病人或疑似碘缺乏病病人转 诊至疾控中心碘缺乏病门诊,由碘缺乏病门诊对碘缺乏病病人进行登记、检查, 确诊后进行督导治疗,并建立门诊病案进行系统管理;④督导评估:卫生局、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逐级对地方病工作定期进行督导评估, 村卫生所医生负责本村碘缺乏病的发现和上报,并对碘缺乏病患者进行直接督导 治疗和健康教育宣传;⑤购置仪器、药品,增强碘缺乏病的检测和防治能力;⑥ 采取“送出去(培训、学习、进修)、请进来(请专家授课)”的做法,提高地病 专业人员的素质。通过开展科研活动,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及碘缺乏病的防 治能力。
1.3三级预防
通过碘缺乏病门诊,对碘缺乏病进行确诊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