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及其病原菌的检测技术
第24卷第12期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HINAB10TECHN0L0GY2004年12月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及其病原菌的检测技术
吴琼
(1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
陈枝楠范怀忠金显忠
5180102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广州510640)
摘要玉米细菌性枯萎病是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该病害通过带茵的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对
该病菌的检测成为防止和控制该病害的重要手段.介绍现有的检测该病菌的各种方法,即黑色素
选择培养法,d.uble—sandwichELISA以及RAPD.PCR,LCR.PCR,Nested.PCR,multiplePCR和荧光实
时PCR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特性进行比较和探讨.
关键词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检测分子生物学PCR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BacterialWiltofcomor
StewartsWilt)是玉米(ZeamaysL.)生产上的重要
病害…,一旦发病,对玉米生产带来毁灭性打击.
1995年Stewart首先在甜玉米上发现该病害并由
此命名.该病害是由玉米枯萎病菌Pantoe0st伽rtii
subsp.stewartii(syn.Erwiniastewartii)引起.当玉
米植株在3~5叶期感染此病,生长严重受阻,造成
矮化萎缩.典型的症状是叶片出现水渍状,长条形
的灰绿色至黄色条斑,随着病害的发展,条斑逐渐
枯萎,整个植株迅速凋萎,最终死亡.几乎所有
的玉米品种都可被该病菌侵染,但是感病的程度有
很大的差异.齿形玉米较为抗病,即使受到侵染也
不会造成很大损失;甜玉米最易感染此病,而且一
经被侵染,发病严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即
使是同一品种,早熟系和晚熟系的抗病能力也不
同.
致病的P.stewartiisubsp.indologenes.除了寄主专
化性不同之外,两个亚种之间在生理生化特性上的
主要区别在于:顺式.9.十六碳脂肪酸,反式.十七碳
脂肪酸和直链十八碳脂肪酸的含量不同,病原菌的
脂肪酸主要是直链的十八碳,十六碳和顺式.9.十
六碳脂肪酸;P.stewartiisubsp.stewarii不产生吲
哚;不能水解马栗树皮甙;不能利用柠檬酸盐;不能
在顺乌头酸和DL-4.氨基丁酸上生长;不能分解以
下碳源产酸:L.鼠李糖,纤维二糖,麦芽糖,a.甲基-
D.葡萄糖基,水杨苷,苦杏苷,丙二醇,甘油,己六
醇,纤维醇,D.葡萄糖酸酯,2一酮.D.葡萄糖酸酯或5-
酮.D.葡萄糖酸酯.Pantoeastewartiisubsp.stewartii
下分两个株系,其DNA的G+c比例分别为54.6
和55.1mo1%.模式菌株为ATCC8199亦即
NCPPB2295,ICMP257,DSM30176,ICPBSS11,IMET
11187[6]
1病原2传播途径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是一种黄色,不运动,革
兰氏阴性,兼性厌氧杆菌.根据DNA.DNA杂交结
果和DNA同源值比较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
Mergaert等建议将E.stewartii划归到Pantoe0
属,同时将E.an~alta$和E.1~redoyora合并为
Pantoeaananatis,而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属于
Pantoeastewartii种,该种下分两个亚种,分别为玉
米枯萎病菌P.stewartiisubsp.stewarii和对玉米非
收稿日期:2004.07—26修回日期:2004—10—09
*通讯作者,电子信箱:joae819@hotmail.corn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主要通过玉米跳甲
(Chaetocnemapulicaria)传播,同时玉米跳甲也是该
病菌的主要越冬寄主.玉米跳甲的数量和玉米细
菌性枯萎病的发生程度密切相关.玉米跳甲以成
虫形式在土壤,植株残体和病种子上越冬,成为第
二年的初侵染源.在种子基部的维管束残基,
胚乳直到种皮表层都能观察到病菌,但胚芽不带
菌.多数学者认为种子是该病害重要的远距离
传播途径m,但是Block等则认为自然发
病的植株一般不产生种子,即使有个别的带菌种子
也因品质差被淘汰,同时带菌种子因萌发率极低而
第12期吴琼等:玉米细菌性枯萎病及其病原菌的检测技术23
不能传播病害,因此认为由商品玉米种子传播细菌
性枯萎病实际不存在.
3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的检测技术
由于玉米上主要的腐生细菌为草生欧氏杆菌
Pantoeaagglolneral2$(syn.Erwiniaherbicola),该细菌
与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在许多生理生化性状上相
似,其DNA的序列同源性也比较高,是检测该病原
菌时的主要干扰;同时,另一个亚种P.stewartii
subsp.indologenes对玉米虽然没有致病力,玉米也
不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