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系列血液灌流器蛋白结合毒素清除.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D+HP应用清除蛋白结合类毒素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D+HP) 血液灌流串联透析即在血液透析器前串联一个血液灌流器,利用血液透析清除小分子物质、应用血液灌流清除中大分子及蛋白结合类毒性物质。 尿毒症毒素-蛋白结合类毒素 尿毒症毒素是在肾衰患者体内积聚、并具有引起尿毒症毒性作用的物质,称为尿毒症毒素。 尿毒症毒素可分为:小分子毒素、中分子毒素及蛋白结合毒素。 尿毒症毒素的几个明显特征: (1)该物质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其在体液中的浓度必须认知; (2)在尿毒症患者体内该物质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 (3)高浓度的该物质与特异的尿毒症临床表现相关,而体内该物质浓度降至正常时则尿毒症症状、体征应同时消失; (4)在其浓度与尿毒症患者体内浓度相似时,动物试验或体外实验可证实该物质对细胞、组织或观察对象产生类似毒性作用。 蛋白结合毒素的概念 蛋白结合类毒素目前共有25中,大多为500D以下的小分子物质。 主要包括酚类、胺类、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瘦素、同型半胱氨酸等。 其特点是中小分子物质,但是在蛋白进行非共价结合,其即影响了蛋白与其他物质的结合,同时与蛋白结合后分子量达到68KD-70KD,常规的透析及滤过、高通等方式无法清除。 常见熟知的毒素包括:硫酸吲哚酚、硫酸对甲酚、HCY(同型半胱氨酸)、瘦素等。 硫酸吲哚酚(IS) 阴离子尿毒症毒素,分子量213.21,由肠道细菌对膳食蛋白的酵解产物。 IS与蛋白结合率在90-95%之间,同时具备血管毒性和肾毒性。 蛋白质 菌群分解 吲哚 3-羟基吲哚 硫酸吲哚酚 吸收 入肝 硫酸化 硫酸吲哚酚的清除 硫酸吲哚酚与蛋白结合后毒素分子量增大,常规的血液透析只能清除游离的硫酸吲哚酚毒素。 增加透析膜孔径采用高通量透析膜也并不能有效提高其清除 血滤对蛋白结合类毒素通过增加对流及与膜的接触增加对蛋白结合类毒素清除,但清除效果并不如其清除中分子理想 血液灌流通过炭化树脂与血液中白蛋白结合位点上的IS进行竞争抑制,将血液白蛋白结合的IS清除。 HP+HD对硫酸吲哚酚清除效果 一般资料:MHD患者,透析年龄大于6个月,37例 分组:HDF组、HD+HP组 方法:HD+HP采用YTS-60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 检测: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分析法 硫酸对甲酚(PCS) 阴离子尿毒症毒素,分子量188.21. 95%以上的PCS在循环中与白蛋白非共价结合,并与IS竞争结合位点。 除了本身具有肾毒性之外,PCS还参与损害其他组织器官,与透析死亡率密切相关,同样是预测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子。 蛋白质 菌群分解 对羟基苯乙酸 对甲酚 硫酸吲哚酚 脱羧 硫酸化 吸收 入肝 HD+HP对硫酸对甲酚的清除 一般资料:透析6个月,年龄18-35 分组:HD、HDF、HD+HP 方法:HD+HP组使用YTS-60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 检测:液相色谱-气质色谱连用 蛋白类结合毒素的清除 ESRD患者免疫功能障碍 对内皮损伤的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 肾纤维化 骨代谢障碍 血管钙化 心血管并发症 与药物竞争结合蛋白的特定位点,血药浓度升高 血液灌流吸附材料-树脂炭 炭化树脂(树脂炭)是经过活化、高温炭化等一系列步骤后,将树脂内的通道进一步打通,并去除残留质控物质只剩下炭骨架的血液灌流级吸附材料 高比表面积1300-1400㎡/g 强度高(单粒可承受4KG的压力) 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孔径可控 包膜后表现出优异的生物相容性 既具有树脂孔可控又兼备活性炭强大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 对中分子及小分子物质均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讲者: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可有效的清除中大分子及蛋白结合类毒素,下图为我公司新型的血液透析及血液灌流串联治疗方案。在PPT的最后我们会讲到,是这样一种可与透析器串并联的“密闭”连接管。整个治疗过程在密封的环境下进行,有效防止感染、污染及保护医护人员。这个我们在最后再讲。 有学者提出蛋白结合类毒素是ESRD患者心脏和血管并发症的基础。目前对于血液灌流具有广泛认知的是血液灌流对于中分子的清除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顽固性高血压(与P有关)、皮肤瘙痒(与PTH有关)、淀粉样变(B2微球蛋白)等,但是很多与蛋白结合毒素应用常规的血液透析方法如HD\HDF\HFD清除效果都非常的差,因为透析膜经过长年的工艺改变目前膜孔已经到达最极限,无法再增大,血液灌流应用也具有非常好的清除效果。 那么蛋白结合类毒素是一类什么样的物质? 蛋白结合类毒素同时危害都有哪些呢?一般蛋白结合类毒素都具有心血管及肾脏毒性,同时对肾脏的纤维化、血管钙化、心血管并发症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硫酸吲哚酚的产生:膳食蛋白氨基酸经过肠道的分解,成为吲哚,经肝门静脉进入肝内进行羟基化形成3-羟基吲哚,再硫酸化后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