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与担当的绘画美学思想.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禅宗与担当的绘画美学思想 68——经典鉴赏 禅宗与担当的绘画美学思想 文/孟宪伟 担当是明末清初云南的一位画僧,他精研禅学,擅长作诗.亦擅书画.担当以对 禅宗的深刻体悟来观照书画艺术创作,并作有大量富有禅学思想意蕴的题画诗和禅意 画.禅画相通是推崇水墨山水追求空灵境界,游戏翰墨也是以禅入画.不拘形色,画 风萧简疏淡,境界荒寒冷寂.极富禅学意趣.担当和尚以禅论画,主张画禅合一.深 具禅学哲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担当,俗姓唐,名泰,字大来,法名 普荷,号担当.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生 于云南晋宁城内的一个官僚家庭.天启五 年乙丑(1625),年已33岁的担当到北京 参加礼部考试落第.由于兵事所阻,无法 回到滇南遂游学于江浙.时董其昌退隐 于江南,担当执贽于其门下学习书画.天 启六年(1626),担当至浙江会稽,参谒湛 然圆澄禅师于显圣寺受戒.名通荷,此 为担当皈依佛教之始.方树梅先生的《担 当年谱》中说他在崇祯三年(1630)参谒 湛然圆澄于显圣寺是不正确的.陶爽龄在 《会稽云门湛然澄禅师塔铭》中记载:”天 启丙寅秋(1626),讲法华于华严寺,十 二月四日期毕.至天华为众小参,因示微 疾,遂逝.”…依据陶爽龄所撰写的塔铭可 以知湛然圆澄在1626年的腊月就已经去 世了,所以担当是在天启六年(1626)参 谒湛然圆澄的.崇祯四年(1631)担当 由浙鄂湘黔归滇,家居奉母,放弃科举仕 途.以诗文书画自娱.崇祯十五年(1642), 弃家至鸡足山为僧,从无住禅师剃度.担 当从此过起息机养静,青衣黄卷的生活, 经常往来苍山,洱海之间,以诗禅书画自 娱.康熙七年(1668),担当自鸡足山移 驻班山感通寺.康熙十二年(1673),担 当坐化于班山感通寺卒年八十有一. 担当作为一位禅僧,他曾经师承于湛 然圆澄和无住洪如二位禅师.湛然圆澄 (1561~1626).俗姓夏,字湛然,别号散 木道人.参谒于慈舟方念禅师.为曹洞宗 第二十七世弟子.湛然圆澄提倡一心法 门,以心统摄融会禅教净律.担当在公 车事后,参湛然圆澄于会稽显圣寺中.湛 然圆澄曾经面授担当,诉以究心为入道径 旨.无住禅师(1589~1664)嗣承于彻庸 禅师(1591~1641).承曹洞正宗少林寺 福裕禅师七十演派之第十二世.崇祯七年 (1634),无住禅师随彻庸禅师出滇云游参 学至浙江天童寺参临济宗密云大师,嗣 临济正宗第三十六世.崇祯十一年 (1638),无住禅师至云南祥云县水目山弘 扬佛法.无住禅师以戒为本,禅律双修. 一 时宗风大盛.担当在母亲去世后,没有 了牵挂,遂于崇祯十五年(1642)出家为 僧,从无住禅师,法名普荷,号担当.《担 当禅师塔铭》中云:{担当)从无住禅师 受戒律,结茅鸡足山,息机养静.十年览 藏,十年面壁,由博而约由约而化.rr【2】 多年的禅僧生活.担当深晓禅宗精义,在 日常生活中体悟禅机,在诗文书画中感悟 禅道.担当白题《行住坐卧四威仪像》卷 后云:圆悟老人云:大凡参问也.无计 多事.只为你外见有山河大地,内见有闻 见觉知上见有诸佛可求,下见有诸生可 度.只须一时吐却,然后十二时中.行住 坐卧,打成一片.余画此非徒游戏.有 婆心焉.观者勿错过.”[3]担当作为一位精 通诗文书画的禅僧,以禅宗观照文艺创 作.其诗文书画之中蕴含了丰富的禅宗美 学思想. 禅画相通是担当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思 想.《为惟默作画书后》诗云:画中无禅. 惟画通禅:将谓将谓,不然不然.,,【4】画中 无禅”是说在绘画艺术创作过程中.不要 过于执着于禅意的表现,过于执着则有的 表现本身就失去了禅的意义,这和禅宗 “中道”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中道”,即 是不要追求极端,而是对一切事物采取一 种不即不离的态度.龙树《大智度论》卷 四十三云:常是一边,断灭一边.离是 二边行中道,是为般若波罗密.”嘲惟画通 禅”是说画和禅又是相通的,在绘画创作 过程中不执着于禅意的表现,以平常之心 进行绘画创作,艺术家的宁静淡泊之心也 会自然而然融人在绘画之中,从而使绘画 蕴涵了无限禅机.中晚唐之后.禅宗的兴 盛对文艺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使禅 宗美学思想渗透在文艺作品之中.担当作 为一名精通禅道佛理的僧人,认为绘画创 作中不可执着于表现禅意,因为这样无法 进入艺术创作的至高境界.也就不能创作 出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禅宗绘画来.以无 所执着禅心,超越一切外在束缚,任心自 运,随性而发.才能使其画大有解脱之相 和超然物外的禅境. 推崇水墨山水,追求空灵境界既是担 当山水画的一个特征,也是他的一个重要 的绘画美学思想.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