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版三年制学术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专业代码:080904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面高层次的专门人才。系统掌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理论和专门知识,得到相应的科研训练,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领域独立进行专题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延伸和拓宽自己的知识和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天线与射频技术 (研究方向代码:01)
2、光纤通信技术 (研究方向代码:02)
3、电磁兼容 (研究方向代码:03)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1、本专业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分为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三个阶段,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实行学分制,学位论文实行申请答辩制。三年制专业所有课程要求在第一、二、三学期修完。
2、学分要求与学分分配:
环节
总学分≥37学分
分项说明
课程学习
环节
≥31学分
学位课≥17学分
公共必修课
公共基础课程7学分
专业必修课
专业基础课程≥10学分
非学位课≥14学分
选修课(包括公选课)
≥12学分
科研报告
≥ 2学分
补修课
跨专业考生和同等学力考生,补修本科阶段主干课2-3门,不计学分
科研训练
环节
6学分
社会实践
实践环节,计1学分(须填《实践考核表》)
学术活动≥10次
参与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各种学术报告或讲座,计1学分(须填《学术活动考核表》)
导师指导课
导师与学生应每周见面,导师向学生讲解本专业或方向的最新研究,及相关学术内容。学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阅读书目、课程论文、参与科研项目等情况,并接受导师监督和检查,计1学分(各专业自定是否填写导师指导记录单)
发表论文
参见《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科研论文的暂行规定》,计1学分。各专业可根据本专业需要,自定标准。
学位论文选题
遴选研究课题、撰写学位论文选题报告,计1学分
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通过,计1学分
四、课程设置及相关要求
1、课程设置,见课程设置附表
2、所有需获学分的结课论文须上传到 / 或 /论文管理平台
2、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通过研究生院组织的学位外语考试,并达到相应要求。
五、社会实践及学术活动
1、硕士生须依据科研和学位论文工作的需要,以业界调研、专题调查、实验实训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社会实践,所需时间贯穿在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两大阶段之中。须填《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实践考核表》,此环节计1学分。
2、硕士生在学期间,应积极参加学校、学部(学院)及本专业和导师安排的各种学术活动,参加相关学术报告会议。须填《《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此环节计1学分。
3、硕士生在学期间,应定期向导师(组)汇报研读文献、专题课作业论文、参与科研项目进展等情况,并接受导师(组)的指导、监督和检查,计1学分。
六、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
1、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硕士生完成课程学习环节后,须在导师(组)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阅读一定数量的科技文献,并遴选出拟研究的科研课题(开题)。硕士生开题报告按照公开答辩的方式进行评审,开题答辩在第三学期内进行。开题答辩经评审不通过者,须限期重新开题,由原评审小组组织重新评审,仍未通过者终止培养。硕士生应就开题报告所确定的选题,在导师(组)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理论与专门知识,采用科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严谨的科研活动,努力实现开题报告所确定的研究目标。
2、科研报告与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做科研报告或研讨 4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校或学部(学院)的学术论坛做科研报告1次。完成累计4次计2学分。其他学术活动的要求执行学校有关规定。
3、学术论文发表
硕士生在学期间,应在学术期刊或EI检索会议发表至少1篇与本人论文工作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
硕士研究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须署名“中国传媒大学”。
4、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在第4学期末,第5学期初之前进行,执行《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
5、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的最主要体现形式,硕士生应在导师(组)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学位论文采用评审和公开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学位论文实行申请答辩制,硕士生从通过开题报告至参加公开答辩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有关学位论文撰写规范、质量要求及答辩工作等要求执行中国传媒大学有关专业学位论文工作的各项规定。
学位论文的全文查重率不得超过20%。
6、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是研究生培养阶段的最后环节,论文答辩由学院统一组织,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南省乡村旅游用地精细化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pdf VIP
- 10kV变压器及高低压柜安装施工方案 - 电气安装工程.docx VIP
-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三角形 练习题.doc VIP
- GST-QKP04型气体灭火控制器检验报告.pdf VIP
- 专题13 看图写话-2022-2023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专项提升(部编).docx VIP
- 北京某养老院居室空间使用调查研究.pdf VIP
- 2023-2024年中国付费自习室行业发展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docx VIP
- 2025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四边形中的十字架模型与相似三角形综合问题.docx VIP
- 廉洁文化进校园,廉洁在我心.ppt VIP
- 避免潜在的风险.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