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全是联考考前作文巩固练习定稿【刘希国】.doc

2016年12月全是联考考前作文巩固练习定稿【刘希国】.doc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 PAGE 1 2016年12月全是联考考前作文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唐朝时,进士出身的录事薛某因病发高烧。高烧到第七天,他渐入睡梦,梦中自己高热难耐,于是跃入水中,化为一条金色鲤鱼。来去之间,他看见一渔翁在船上垂钓。薛录事明知有钓钩,可鱼饵实在诱人,犹豫再三,闻得饵香,便思量要吃他的。只是到了嘴边,他又想:我明知他饵上有个钩子,若是吞了这饵可不是被他钓了去?我虽然暂时变成了鱼,难道就不能到别处求食,偏要吃他钓钩上的饵吗?于是,他便到船周围游了一遭。怎奈那饵香得厉害,恰似钻入鼻孔里一般,肚中又饥饿,怎能再忍得住?最终,薛录事难抵鱼饵的诱惑,张嘴咬钩,结果被渔翁钓了上来。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材料讲述的是:薛录事化身鲤鱼 之后,明知吞食钓饵的后果,犹豫再三,最终还是为口腹所役,抵不住饵香的诱惑,被渔翁钓去。考生作文凡围绕如何对待诱惑立意行文,皆属符合题意。材料涵盖面广,含义丰富,考生可总论抵制诱惑,也可从生活层面、思想层面、政治层面思考抵制诱惑问题。如:抵制网络、香烟、毒品的诱惑,抵制各种伪科学、伪真理的诱惑,抵制物质的诱惑,坚守准则,我心有主,心有所戒,行有所止。 篱笆那边 “篱笆那边,有草莓一颗,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美国诗人狄金森的诗句中满是对得到草莓的热望,而欲得到草莓,需突破“篱笆”,上帝真的会原谅她吗?生活中,如“草莓”一样的诱惑无处不在,所以我们应在内心中修篱种菊,对诱惑多一些淡然和自律。 诱惑之“诱”在于它如磁石般的吸引,轻易地俘获那些不坚定的思想,糖衣炮弹甚至比坚船利炮还要有效;诱惑之“惑”在于信念的迷失,让人在无限的私欲膨胀中渐渐失去自我,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此之谓失其本心。位高权重者如薄熙来、徐才厚者,依然受不了金钱之诱惑,他们为满足个人私欲,大肆侵吞国家财产,成为金钱的俘虏,源自于信仰的缺失,背弃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应有的信念。 因此欲拒绝诱惑,必先正其本心。须坚定你的方向,不为路两旁的奇花异草而止步,不为曲径通幽而好奇,不为山高水长而放弃。如《西游记》师徒四人之矢志之移向天涯,翻山涉水两肩霜华,历九九八一难,终取得真经。本心如莲,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莲心苦涩,惟甘于苦方可绝诱惑。 拒绝诱惑还需以义为先,存其忠心。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曰:富贵不能淫。先贤都认识到富贵对于人的强大的杀伤力,劝导人们义字为先,舍富贵而取义者也。明末重将洪承畴落于清军之手,起初立志以死殉国明志,却禁不住宝马名剑之诱惑,将“忠”字弃之脑后,折节侍清,遗臭丹青。三国明将关云长义薄云天,兄长去向不明,为了二位嫂嫂,忍辱投降,但却与曹约法三章,降汉不降曹,曹使尽各种手段欲拉拢云长,更是将赤兔宝马赠于云长,但云长正气凛然,挂印封金,绝曹而去,过五关斩六将,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 拒绝诱惑之于为政者,还需一颗公心。崇公抑私,一心为公,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公正公平,控制私欲膨胀。明代海瑞曾秉公执言,抬棺骂嘉靖,置生死安危于不顾,只因一心为公。海瑞一生清廉,据记载,在其死后,点其宦囊,竹箱中俸金八两,葛布一段,旧衣数件而已,海瑞一生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源于他心中筑起“篱笆”,与诱惑划清界限。 本心使人清醒,不改初衷;忠心使人有所敬畏,不敢越雷池;公心使人生威严,一身正气。如能做到,诱惑便不再是诱惑。篱笆那边,风景如画;篱笆里边,菊花飘香,香远益清,才是最美的风景。 “识得破”还要“忍得过” 薛录事难忍鱼饵的诱惑,张嘴咬钩,结果被渔翁钓了上来。 《醒世恒言》的作者冯梦龙点评说,这叫“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 现实生活中的“忍不过”者又何止薛录事?反观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贪官,哪个不知道贪污腐败的可耻下场?但最终还是由于“忍不过”而吞下“诱饵”,不但身败名裂,而且祸及国家和人民。 古人说得好:“鱼见饵不见钩,虎见羊不见美,猩见酒不见人。非不见也,迷于所美,而不暇顾也。”贪官缘何在利诱面前“识得破”,又“忍不过”,而终遭“被钓”之厄运?其关键是贪婪和侥幸的心理在作怪。因为贪婪和侥幸,有的党员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之后,就忘乎所以、高高在上,干起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的事情来;有的随着官位的升迁,就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私心越来越重。胆子越来越大,最后铤而走险,滑向犯罪的深渊;有的年轻时尚能严格要求自己,临到退休时就守不住晚节了,信奉起“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信条来,利用手中的权力,疯狂地聚敛钱财,结果是翻身落马,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