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4.2.3 青霉素的发酵生产 2.菌种保存 青霉素生产菌种一般在真空冷冻干燥状态下,保存其分生孢子。也可以用甘油或乳糖溶液作悬浮剂,在-70℃冰箱或液氮中保存孢子悬浮液或营养菌丝体。对冷冻营养菌丝体进行保存可避免分生孢子传代时可能造成的变异,一般来说,分生孢子传代比菌丝传代更容易发生变异。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4.2.3 青霉素的发酵生产 3.青霉素的发酵生产 (1)发酵生产流程 4.2.3 青霉素的发酵生产 在沉没培养条件下,青霉素产生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细胞会明显的变化,按其生长特征可以划分为六个生长期:第Ⅰ期——分生孢子发芽,孢子先膨胀,再形成小的芽管,原生质未分化,有小空胞;第Ⅱ期——菌丝增殖,原生质的嗜碱性很强,在Ⅱ期末有类脂肪小颗粒;第Ⅲ期——形成脂肪粒,积累贮藏物,没有空胞,原生质嗜碱性仍强;第Ⅳ期——脂肪粒减少,形成中小空胞,原生质嗜碱性减弱;第Ⅴ期——形成大的空胞,其中含有一个或数个中性红染色的大颗粒,脂肪粒消失;第Ⅵ期——细胞内看不到颗粒,并出现个别自溶的细胞。 4.2.3 青霉素的发酵生产 (2)工艺要点 生产孢子的制备:将砂土孢子用甘油、葡萄糖和蛋白胨组成的培养基进行斜面培养后,移到大米或小米固体培养基上,于25℃培养7天,孢子成熟后进行真空干燥,并以这种形式低温保存备用。 4.2.3 青霉素的发酵生产 ②生产种子的制备:种子制备时以每吨培养基不少于200亿孢子的接种量,接种到以葡萄糖、乳糖和玉米浆等为培养基的一级种子罐内,于(27±1)℃培养40h左右,控制通气量为1∶3m3/(m3·min),搅拌转速为300~350r/min。一级种子长好以后,按10%接种量移种到以葡萄糖、玉米浆等为培养基的二级种子罐内,于(25±1)℃培养10~14h,便可作为发酵罐的种子。培养二级种子时,通风比为(1∶1)~(1∶5)m3/(m3·min),搅拌转速为250~280r/min。 4.2.3 青霉素的发酵生产 种子质量要求:菌丝稠密,菌丝团很少,菌丝粗壮,有中小空胞,处在第Ⅲ~Ⅳ期。在最适生长条件下,到达对数生长期时菌体量的倍增时间约为6~7h。菌种保存时间过长、上一级种子生长不良、原材料质量发生波动等,都将影响菌体生长速度,使倍增时间延长。在工业生产中,培养条件及原材料质量均应严格控制,以保持种子质量的稳定性。 4.2.3 青霉素的发酵生产 ③发酵生产 4.2.3 青霉素的发酵生产 (3)影响发酵产率的因素及发酵过程控制 ①基质浓度的影响 目前,糖浓度的检测尚难在线进行,故葡萄糖的流加不是根据糖浓度控制,而是间接根据pH值、溶氧或CO2释放率予以调节。 4.2.3 青霉素的发酵生产 ②前体的影响及控制 苯乙酸或其衍生物苯乙酰胺、苯乙胺、苯乙酰甘氨酸等均可作为青霉素G的侧链前体。青霉菌可将前体直接结合到产物分子中,也可作为养料和能源利用,即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4.2.3 青霉素的发酵生产 ③pH值的影响及控制 青霉素发酵的最适pH值,一般认为是6.5~6.9,应尽量避免超过7.0,因为青霉素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容易加速水解。 4.2.3 青霉素的发酵生产 ④温度的影响及控制 青霉素发酵的最适温度随所用菌株的不同可能稍有差异,对菌丝生长和青霉素合成来说,最适温度是不一样的。一般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7℃,而分泌青霉素的适宜温度是在20℃左右。 生产上采用变温控制法,使之适合不同发酵阶段的需要。 康斯坦丁尼德斯(Constantinides)等对青霉素分批发酵进行了研究和计算,并以所得数据进行发酵试验:开始56h维持在272℃,然后直线下降到187℃维持到184h,最后24h回复到272℃培养。采用这种变温培养方法比常温25℃培养,可增加16%产量。 4.2.3 青霉素的发酵生产 ⑤溶氧的在线控制 对于青霉素发酵来说,溶氧浓度是影响发酵过程的重要因素。当溶氧浓度降到30%饱和度以下时,青霉素产量急剧下降;低于10%饱和度时,则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发酵液中溶氧浓度过高,说明菌丝生长不良或加糖率过低,使呼吸强度下降同样影响生产能力的发挥。 溶氧浓度是氧传递与氧消耗的动态平衡点,而氧消耗与糖消耗成正比,故溶氧浓度也可作为葡萄糖流加控制的参考指标之一。 4.2.3 青霉素的发酵生产 ⑥补料的影响及控制 发酵过程中除以中间补糖控制糖浓度及pH值外,补加氮源亦可提高发酵单位。在基础料中加入0.05%尿素,并在补糖时再补加二次尿素,可以扭转发酵液浓度转稀、pH值低和单位增长慢的情况。 在发酵过程中与料液一起补入表面活性剂如新洁尔灭50×10-6,或聚氧乙烯、山梨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十八露天开采工艺金属矿采矿学露天开采.ppt
- 十六节中医危重症护理.ppt
- 十六财务困境.ppt
- 十六货币资金的审计.ppt
- 十前厅部服务质量管理.ppt
- 十四WakefulnessandSlee.ppt
- 十四内部审计报告.ppt
- 十四完成审计工作与审计报告.ppt
- 十四审计报告.ppt
- 十四货币资金与特殊项目审计.ppt
- 《GB/T 3048.4-2025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048.4-2025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pdf
- GB/T 3048.4-2025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pdf
- 《JJF 2279-2025圆锥螺纹量规校准规范》.pdf
- JJG 2098-2025直流电能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pdf
- 《GB/T 4706.128-202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28部分:新风净化机的特殊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706.128-202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28部分:新风净化机的特殊要求.pdf
- GB/T 30117.6-2025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 第6部分:紫外线灯产品.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0117.6-2025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 第6部分:紫外线灯产品.pdf
- GB/T 31270.12-2025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 第12部分:鱼类急性毒性试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