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hinaBiotechnology,2013,33(4):8591
米根霉发酵产富马酸的最适替代中和剂
及pH调控策略研究
陈 晨 邰 超 李 霜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09)
摘要 针对米根霉发酵产富马酸使用的不同中和剂(CaCO,NaCO,NH ·HO,NaOH)进行了
3 2 3 3 2
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使用NaCO作为中和剂时富马酸产率和生产强度最接近传统中和剂
2 3
CaCO。此后考察了不同pH值(3.5,4.5,5.5和6.5)对NaCO 作为中和剂的富马酸发酵过程
3 2 3
的影响。基于对3个动力学参数的分析,提出了一个旨在同时获得富马酸高产物浓度、高产率和
高生产强度的双阶段pH调控策略,在初始的24h内pH控制在5.5,然后将pH调到4.5直至发
酵结束。最终富马酸的终浓度达到40.5g/L,产率为0.55g/g,生产强度为0.61g/L/h,比恒定
pH时的最优结果分别提高了8.3%,10.0%和17.3%,其中生产强度甚至比使用CaCO 时还高了
3
3.4%。故以NaCO作为中和剂,采用双阶段 pH调控策略具有降低能耗和简化下游步骤的优
2 3
势,可以成功取代CaCO。
3
关键词 富马酸 米根霉 中和剂 动力学分析 双阶段pH调控策略
中图分类号 Q819
富马酸在诸多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为 高富马酸盐的溶解度,同时保证富马酸的产率和降低
造纸工业合成浆纱树脂,在食品工业中作为酸味剂,同 生产成本。这些替代中和剂,尽管各自具有一定的优
[12]
时也作为聚合物工业生产中颇具功能的前体 。 势,但由于富马酸产率和生产强度低下,结果都与成功
如今使用的富马酸大多是通过苯的催化氧化制得 相去甚远。这些研究中,发酵液的pH都保持在恒定的
的。由于苯被广泛认为是一种致癌物,而真菌发酵在 5.5左右,所以他们只是简单地取代了中和剂而没有涉
食品和药品工业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使得通过真菌发 及pH控制策略。大量关于pH的报道指出,其对微生
[34]
酵生产富马酸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尤其是毛 物菌体生长和发酵过程中有机酸的积累、运输以及分
[57]
霉菌目的根霉属被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 泌有显著影响[1517]。所以pH是影响细胞生长和有机
现根霉属的微生物无法耐受高酸度,在中和剂存在的
酸合成的最重要的环境参数之一,但是由于一直使用
[89]
条件下,菌体生长和富马酸产量都会大幅提高 ,
过量的CaCO作为中和剂,人们对于不同pH值对富马
3
CaCO 因此而被广泛应用[1012]。但是其缺点是形成的
3 酸发酵的影响所知甚少。基于pH值对富马酸发酵影
富马酸钙盐的溶解度对扩大生产来说在经济上不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