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相PWM整流器控制器设计
PWM整流器能够实现整流器电网侧的电流为正弦,从而人人降低整流器对电网的谐波污染。PWM整 流器同时能够实现电网侧电流相位的控制,常见的有使得电网侧电流与电源电压同相位,从而实现单位功 率因数控制,也可以根据需要使得电网侧电流相位超前或滞后对应的电源相电压,从而实现对电网的功率 因数补偿。
三相PWM整流器主电路和控制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其中AVR为直流侧电压外环PI调节器、 ACR_d.ACR_q分别为具有解耦和电源电压补偿功能的dq轴电流内环PI调节器,PLL为电源电压锁相环, SVPWM为电压空间矢量运算器,Iabc to Idiq、Vabc to ValfaVbcta和Vdq to ValfaVbcta分别为三相i挣止坐 标■两相旋转肓角坐标变换、三相静止坐标■两相静止肓角坐标变换和两相旋转肓角坐标■两相静止直角坐标 变换。
Vdcfeoo0Iabcto Idlqld?Idlqlq?Vdc-VdcAVRRCVabcf^VabcVsIfsVbets乜VbstaVbeta ThetaPLL? VdValfa—?Valfa? VqVteta—?Vbeta pulseVdq to ValfaVbata_??二二Vabc to ValfaVbetaSVPWMABUniversal BridgeABC
Vdcf
eoo
0
Iabcto Idlq
ld?
Idlq
lq?
Vdc-
Vdc
AVR
RC
Vabcf^
Vabc
VsIfsVbets
乜
Vbsta
Vbeta Theta
PLL
? Vd
Valfa
—?
Valfa
? Vq
Vteta
—?
Vbeta pulse
Vdq to ValfaVbata
_?
?二二
Vabc to ValfaVbeta
SVPWM
A
B
Universal Bridge
A
B
C
Theat
a A
b B
A
c C
c
B D—o
Three-Phs^e L Three-Phase Three-Phase Souroe V-l Measurement
图1基于空间矢量的三相PWM整流器原理图
根据开关周期平均值概念、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开关函数表等,可得到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 在dq坐标下微分方程形式和等效电路形式的开关周期平均模型。经过dq轴电流解耦和电源电压补偿的控 制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不,其屮小写的变量表示该变量的开关周期平均值,人写的变量表示该变量在工作 点的值。
AVq/V de
A
Vq/V de
图2基于dq轴电流解耦和电源电压补偿的控制系统结构图
对解耦和电源电压补偿之后的dq轴等效电路进行工作点附近的小信号分析,即可得到小信号下的传 递函数如式⑴、(2)和(3)所示,其中L、R分别为交流侧的滤波电感及其等效电阻,C为直流侧滤波电 容,Dd为d轴在工作点的占空比。
⑴⑵(3) TOC \o 1-5 \h \z id(s) _ Vdc
⑴
⑵
(3)
d(s) 3Ls + 3R
jq(S) _ Vdc
otq(s) 3Ls + 3R
Vdc(S) _ RDd
id(s) RCs +1
有了对象的传递函数,根据控制系统校正原则就可報定dq轴电流环和肓流侧电压外环PI调节器的参 数。由于校疋原则不是唯一的,不同的设计准则可获得不同的调节器参数,因此通过仿真来了解校正效果 就显得非常有意义。而且对象参数的不精确性使得调节器的设计只能是近似的,通过仿真来了解调节器参 数的变化规律就更显得必要。
以将电流环校正成典型T性系统为例,考虑到电流调节器输出到形成PWM幣流器交流侧dq轴电压变化 存在PWM周期延迟、以及存在电流滤波器时间延迟等因素构成的等效延迟时间丁屮dq轴电流解耦和电源 电压补偿后的电流环结构如图3所示。只要将AC的零点与%的极点对消,即可将电流环校正成典型I 性系统,由此可获得ACR的积分时间常数m即
Tt=L/R (4)
取电流环的阻尼比为0.707时,可使电流环有足够的动态响应能力和抑制超调能力,由此可获得ACR 的比例系数K“即(Ki/E)VdcTsi=0.5,贝lj
Ki=0.5T. / (VdcTsi) (5)
图3 d轴电流环等效结构图
校正成典型I系统的电流环可以近似为时间常数为2T“的一阶惯性环节,因此可得电压环近似等效结 构图如图4所示,其中Ts、,为综合了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以及电压滤波器时间延迟等因素构成的等效延 迟时间。这样设计直流侧电压环就变得非常容易,可以将直流侧対象近似为积分环节,然后将电压环校正 成典型II系统,也可以将电压环P1调节器的零点与直流侧对彖的极点对消,然后将电压环校止成典型1 系统。
- Kv(tvs+1)/(tvs) Z 1/(Tsvs+1) A
f 图4电压环等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我的门》幼儿园绘本故事PPT.ppt VIP
- 各地低空经济政策汇编202411.pptx
- 2025年储能电站EMS系统行业调研分析报告.docx
- 基于新型单片机计时计费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 VIP
- 华为智慧森林防火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解决方案技术主打材料.pdf VIP
- 电力现货市场日前价格和实时价格的预测方法.pdf VIP
- GBT9239.14-2017 机械振动 转子平衡 第14部分:平衡误差的评估规程.pdf
- gmp洁净厂房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方案.pdf
- 2020-2024年中国教育信息化行业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分析报告.doc VIP
- 贝雷片梁式支架现浇梁计算书.docx
文档评论(0)